气血虚有诸多常见症状,在面色与肌肤表现上有面色萎黄或苍白、肌肤干燥毛发干枯;身体感觉方面有疲倦乏力、头晕目眩;情志与睡眠状况上有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其他相关表现有心悸气短、月经不调等,不同人群在各症状上有不同呈现及相关影响因素。
面色萎黄或苍白:气血是滋养面部肌肤的重要物质,气血虚时,面部得不到充足的气血濡养,就会出现面色萎黄或者苍白的情况。从年龄方面来看,儿童气血虚可能表现为面色无华;成年人气血虚也会有面色失于红润的表现;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气血生成不足或消耗过多,更容易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的情况。性别上,一般女性由于生理上有月经、妊娠、分娩等失血情况,相对更容易出现面色萎黄或苍白的气血虚表现。生活方式上,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的人群,气血消耗多,面色受影响较为明显。有慢性病史的人群,如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也易出现面色异常。
肌肤干燥、毛发干枯:气血对肌肤和毛发有润泽作用,气血虚时,肌肤失去滋养会变得干燥,毛发也会干枯、易脱落。儿童气血虚可能导致头发稀疏、发黄;成年人气血虚会使皮肤失去光泽、弹性下降,毛发缺乏滋养变得干枯易断;老年人气血虚则肌肤更加干燥,毛发变白、易脱落的情况更严重。女性在气血虚时,除了肌肤和毛发问题,还可能出现皮肤皱纹增多等情况。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如长期节食减肥的人,容易因营养摄入不足导致气血虚,进而出现肌肤和毛发问题。有贫血等病史的人群,也会出现肌肤干燥、毛发干枯的气血虚相关表现。
身体感觉方面
疲倦乏力:气血是人体能量的来源,气血虚会使人体缺乏足够的能量,从而出现疲倦乏力的症状。儿童气血虚可能表现为活动后容易疲劳,不爱玩耍;成年人气血虚会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即使休息后也难以缓解疲劳感;老年人由于气血本身相对不足,更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的情况,日常活动稍多就会感觉累。女性在月经期间、孕期或产后,由于失血或气血消耗增加,疲倦乏力的感觉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上,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且休息不足的人,容易出现疲倦乏力的气血虚表现。有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病史的人群,也会有类似的疲倦乏力症状。
头晕目眩:气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就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症状。儿童气血虚出现头晕目眩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有营养不良等情况也可能发生;成年人气血虚时头晕目眩较为常见,可能在站立起来时症状更明显,即体位性头晕;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原因,气血虚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目眩,且可能伴有平衡感差的情况。女性在气血虚时,尤其是经期前后或产后,头晕目眩的发生率可能较高。生活方式中长时间低头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也易出现头晕目眩的气血虚表现。有低血压、贫血等病史的人群,头晕目眩的气血虚相关症状可能更突出。
情志与睡眠状况
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气血虚会影响大脑的功能,导致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儿童气血虚可能表现为学习时容易走神,对周围事物反应不敏感;成年人气血虚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老年人气血虚时精神状态更差,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女性在气血虚时,可能在情绪上也会受到影响,表现为精神状态不佳,影响日常的社交和生活。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压力大、焦虑状态的人群,气血虚时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会更明显。有神经衰弱等病史的人群,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志和注意力方面的气血虚相关表现。
睡眠障碍:气血虚会影响睡眠质量,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等。儿童气血虚可能睡眠不踏实,夜间容易醒来;成年人气血虚会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的情况,导致休息不好,白天精神更加不佳;老年人气血虚时睡眠障碍更为常见,可能睡眠时间短,且睡眠质量差。女性在月经周期、孕期、产后等特殊时期,气血虚更容易引起睡眠障碍,比如孕期女性由于身体不适和气血变化,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等睡眠问题。生活方式中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气血虚时睡眠障碍会加重。有失眠症等病史的人群,气血虚可能是加重失眠的一个因素。
其他相关表现
心悸气短:心脏的正常功能需要气血的濡养,气血虚时心脏得不到充足的气血供应,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的症状。儿童气血虚较少出现心悸气短,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且伴有气血虚时可能会出现;成年人气血虚时在活动后更容易出现心悸气短,比如爬楼梯、快走等活动后会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老年人气血虚时即使安静状态下也可能有心悸气短的表现,且可能伴有胸闷的情况。女性在气血虚时,尤其是患有贫血等疾病时,心悸气短的症状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长期吸烟、过度饮酒的人群,会损伤气血,加重心悸气短的气血虚相关表现。有心血管病史的人群,气血虚可能诱发或加重心悸气短等症状。
月经不调:对于女性来说,气血虚会影响月经的正常周期、经量等。表现为月经量少、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等。儿童不存在月经问题;青春期女性如果气血虚可能会出现月经初潮不规律等情况;育龄期女性气血虚会导致月经不调较为常见,比如月经量明显减少,颜色淡等;围绝经期女性气血虚可能加重月经紊乱的情况。生活方式中过度节食、过度运动的女性,容易出现气血虚进而导致月经不调。有妇科病史的人群,如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的女性,气血虚可能会使月经不调的症状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