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如何预防

来源:民福康

孕前需梳理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并进行遗传咨询,孕期要定期监测免疫系统、调整生活方式,既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史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为高危人群,需特殊加强监测与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孕前咨询与评估

1.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梳理

对于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既往病史的女性,在计划妊娠前需全面梳理病史。包括疾病的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治疗过程及目前病情控制情况等。例如,若曾有明确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要了解最后一次发作的时间及相关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这有助于评估妊娠期间疾病复发的风险,因为既往病史是预测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病史阶段和病情控制状态对妊娠的影响不同,病情控制稳定且处于非发作期的女性相对妊娠风险较低。

同时,还需排查是否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为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相互关联,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增加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风险及妊娠并发症的可能性。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概率相对较高,在孕前就需要对这些相关疾病进行综合评估。

2.遗传咨询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联,虽然不是典型的单基因遗传性疾病,但遗传易感性可能存在。对于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家族史的女性,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家族中疾病的遗传模式及相关基因情况等。这有助于评估子代发生自身免疫性相关疾病的潜在风险,但需要明确的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遗传是多因素的,并非绝对会遗传给子代。通过遗传咨询可以为备孕女性提供更全面的风险评估和生育指导建议,比如告知其妊娠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以及可能采取的监测措施等。

二、孕期监测与预防措施

1.免疫系统监测

定期血常规及相关免疫指标检测

孕期需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密切关注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等指标。一般建议从孕早期开始,每4-6周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同时,要检测相关免疫指标,如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等。抗人球蛋白试验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指标,孕期定期检测可以早期发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迹象。例如,若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出现阳性变化,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相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评估。不同孕周的免疫指标正常范围不同,医生会根据孕期的生理变化来判断检测结果是否异常。

还需检测自身抗体谱等相关免疫指标,如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因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常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联,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早期发现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从而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比如,抗核抗体阳性可能提示存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潜在活动,需要加强监测和管理。

监测免疫状态变化

关注孕期女性免疫系统的动态变化,因为孕期女性的免疫系统会发生一系列生理调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孕期由于免疫系统的改变,疾病复发或加重的风险可能增加。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相关症状,以及是否有发热、关节疼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的表现。一旦出现这些异常表现,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否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例如,若孕妇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加重且伴有面色进行性苍白,同时抗人球蛋白试验结果有变化,就需要高度警惕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或加重。

2.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

保证孕期营养均衡,尤其是富含铁、蛋白质等造血原料的食物摄入。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孕期女性对铁的需求量增加,应多食用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富含铁的食物,每天铁的摄入量建议在27mg左右。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合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应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牛奶、鸡蛋、鱼肉等,每天蛋白质摄入量约为70-95g。同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等促进铁吸收的物质。例如,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在食用富含铁的食物时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等,有助于提高铁的利用率,预防孕期贫血,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孕期贫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合理饮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风险。

适度运动

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等。适度运动可以增强孕妇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散步是一种适合孕期的运动方式,每天可进行30分钟左右的散步,速度适中。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的代谢状态,对于维持免疫系统的稳定有一定帮助。但需要注意的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在运动过程中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避免过度劳累导致疾病复发或加重。比如,若运动后出现明显的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避免感染

孕期要注意预防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的常见诱因之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存在异常,更容易受到感染的影响。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在流感高发季节等。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和通风,减少病原体的滋生。例如,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商场、超市等人流密集且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如果发生感染,要及时就医治疗,因为感染可能会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导致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或加重。

三、高危人群特殊预防

1.既往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发作史孕妇

这类孕妇属于高危人群,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除了按照常规孕期监测项目增加监测频率外,还要加强对免疫指标的监测密度。例如,每2-3周检测一次抗人球蛋白试验等相关免疫指标,以便更早发现疾病变化。同时,要加强对孕妇全身状况的观察,包括精神状态、皮肤颜色等。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皮肤黄染(提示可能有溶血加重)等,要立即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并且在孕期要与产科医生、风湿免疫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制定个性化的孕期管理方案,根据病情调整可能的治疗措施(虽然治疗需谨慎,但多学科协作能更好地保障母婴安全)。

2.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孕妇

对于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孕妇,在预防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方面,除了遵循上述孕期监测和生活方式调整的一般原则外,还需要重点关注所合并疾病的控制情况。要确保合并疾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严格按照合并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同时密切监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指标。例如,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孕妇,要严格控制狼疮活动,因为狼疮活动可能会引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作。定期评估合并疾病的病情活动度,如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疾病活动指标,如补体C3、C4水平等,来综合判断病情并调整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降低妊娠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发生风险及保障母婴健康。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溶血性贫血能治愈吗
张辉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三甲
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的疾病,包括很多,如红细胞酶、先天性或是红细胞膜上面的疾病、血红蛋白上面的疾病等。如果是先天性疾病,是不能被根治的,除非做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就等于是地中海贫血,就是溶血性贫血,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达到根治目的。自身免疫性溶血60%-70%都是能够被治愈,但是个别的病人容易反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反复通常是跟当时的免
过敏性紫癜贫血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过敏性紫癜可引发贫血,包括胃肠道出血相关的缺铁性贫血(儿童胃肠道受累相对常见需关注慢性失血)、肾脏受累导致的肾性贫血(成年患者需重点监测肾功能及贫血相关指标)、炎症及其他因素影响的贫血(需结合整体炎症状态及造血功能评估,儿童要谨慎管理胃肠道或肾脏受累相关贫血,成年需关注基础疾病及生活方式对贫血纠正的影响如保证营养物质合理摄入)。 过敏性紫
贫血痣能治好吗?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贫血痣不能治好,暂时没有特效的药物能够进行治疗。但是贫血痣是良性疾病,发展比较缓慢,也不需要进行特殊的治疗,病灶产生以后大小很难出现改变,且也不会产生其他器官损害。如果觉得影响美观,可以使用粉底液、遮瑕霜或者其他遮瑕剂进行局部遮盖处理。如果白斑出现增多或者伴有其他皮肤表现时,则需要考虑有可能是发生白
贫血痣是怎么引起的
付兰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贫血痣主要与血管组织发育缺陷有关。 贫血痣一种属于良性病变,主要是因为血管组织发育缺陷,继而导致先天性功能异常,局部皮肤对于儿茶酚胺比较敏感,进而导致血管收缩、患处血流量减少,皮肤颜色发白,进而出现贫血痣。 患者身上各处可出现单个或者多个不规则的淡白色斑点,可随着生长发育而缓慢发展,比较影响美观,但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什么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慢性溶血性黄疸是红细胞在体内过早破坏,导致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异常,引起慢性持续存在的黄疸。 慢性溶血性黄疸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主要包括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先天性胆道闭锁、炎症感染、药物反应等。患者可能会出现溶血、发热、头痛、呕吐、寒战、肝脾肿大等症状,若不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可
晨尿红茶色怎么回事怎么办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晨尿红茶色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包括饮水过少、进食花青素多的食物等,还可能与溶血性贫血、肾结石或膀胱癌等病理因素有关,要根据情况处理。 一、生理因素 1.饮水过少 饮水过少导致血容量减少,生成的尿液随之减少,尿液浓缩后颜色加深,会出现红茶色晨尿,属于正常生理现象,饮水增多后尿液颜色会逐渐恢复正常。日常
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烧是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发烧即发热,全身发黄尿液发红发热可能与溶血性黄疸、胆囊癌、肝癌等疾病有关。 1、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的发生与海洋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有关,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呈浅黄色,还可引起发热、尿液呈红色等症状。 2、胆囊癌 胆囊癌的发生可能与胆囊慢性炎症、胆囊结石等疾病有关,当肿瘤侵犯肝门部引发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可能是由缺铁性贫血、缺乏维生素、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原因所致。 1.缺铁性贫血 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失血等。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体积减小。 2.缺乏维生素 维生素B12或叶酸缺乏。红细胞生成异常,可能出现大红细胞贫血。 3.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过早破裂。骨髓造血增加,但外周血红细胞减
缺铁性贫血患者怎么补铁最快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并不存在缺铁性贫血患者怎么补铁最快的说法,但可通过口服药物、饮食调理缓解病情。 1.口服药物 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硫酸亚铁片、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等铁剂药物,这有利于改善缺铁性贫血症状。 2.饮食调理 缺铁性贫血患者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富含铁元素的食物。蔬果类有紫菜、木耳、大枣、
贫血性头晕有什么解决方案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性头晕可采用食物治疗、药物治疗等解决方案。 1.食物治疗 当患者有贫血头晕状况时,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食物调理进行治疗。患者通常可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豆制品等,这些食物富含铁元素,对造血原料不足的缺铁性贫血有良好的食疗作用,能有效改善不良现象。 2.药物治疗 患者出现贫血头晕时,也可在
再生障碍性贫血有哪些临床表现
刘芳 主任医师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三甲
再生障碍性贫血分为获得性和先天性。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表现为由全血细胞减少引起的贫血、出血和感染,其严重程度与临床类型有关,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起病相对缓慢,进展慢,病情轻。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贫血较为明显,常为疾病的主要症状一般为轻至中度贫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起病初期贫血常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唐旭东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再生障碍性贫血主要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再障主要两个方式,年轻患者可以选择骨髓移植,也可以选择抗胸腺细胞球蛋白进行治疗,年纪偏大患者,主要选择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慢性再障主要以免疫制剂,比如环孢素,配合雄激素,包括补肾中药,联合治疗,效率可以达到95%、100%,即所有患者都有效。急性再障患者,在用完ATG后,即抗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什么
张伟令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类型,是T细胞亢进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出血和感染等症状的疾病。重型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应及时进行治疗,防止治疗不及时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影响。
低血糖跟贫血有什么区别
干军 副主任医师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三甲
低血糖和贫血是两种截然不同疾病。贫血是由于体内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导致患者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记忆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心脑供血不足现象。其改善主要给予对症补铁,或者是给予维生素B12等一系列药物来进行治疗。低血糖是由于体内血糖浓度下降,造成低血糖一系列反应,患者会出现心慌、手抖、大汗、饥饿感等一系列交感神经兴奋现象,甚至会出现神
孕妇有点贫血怎么补充营养
潘宇 副主任医师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三甲
孕妇贫血首先要多吃含铁的食物,比如动物血、动物内脏、瘦肉、蛋黄、红枣以及优质蛋白的食物。大部分孕期贫血是因为缺铁性贫血,多吃一些补铁的食物后可以增加营养,改善贫血。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进铁的吸收,纠正贫血症状,孕妇要营养均衡,不能挑食和吃单一的食物。
血虚是贫血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贫血是吸血的概念,而血虚是中医学的一种概念,在临床中血虚并不一定指的是贫血,比如患有肝血虚、心血虚时会导致眼睛干涩、视物模糊,还容易引起心悸、失眠,这些情况没有贫血的症状,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检查也没有异常,所以并不是指的贫血。贫血的患者不仅有血虚的症状,还有气虚的症状,属于气血两虚导致,通过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能够改善症状,所以在临床上不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