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血虚是中医范畴的病症概念,是因情志不舒致肝气郁结,同时肝血亏虚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长期情绪抑郁、焦虑、愤怒等情志不舒,会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郁结,若长期未得到调节,进而耗伤肝血,引发肝郁血虚。例如,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精神紧张的人群,易出现肝郁血虚状况。外伤失血、月经过多、慢性失血等致血液耗伤,肝血来源不足,若同时存在肝气不舒情况,也可发展为肝郁血虚。比如,月经量过多的女性,若同时情志不畅,易出现肝郁血虚表现。患者常表现为情绪抑郁、烦躁易怒、闷闷不乐,还可能伴有头晕、失眠多梦等症状。这是因为肝气郁结影响情志调节,肝血不足不能上荣头目、养心安神所致。
调节情志至关重要,可通过冥想、瑜伽、听舒缓音乐等方式舒缓情绪,缓解肝气郁结。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改善肝郁血虚状况。生活中要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利于肝脏气血的调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