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急性易现酮症酸中毒,慢性有微血管等病变;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因胰岛素抵抗伴相对不足,急性有高渗高血糖综合征,慢性有微血管、大血管病变且大血管病变突出,两者在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及对不同人群影响有差别,临床需个体化防治。
2型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性
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急性并发症相对1型糖尿病较少见,但也可出现高渗高血糖综合征,常见于老年患者,血糖极度升高,血浆渗透压显著增高,可导致严重脱水、意识障碍等,病情危重。慢性并发症同样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其发生发展相对1型糖尿病可能稍慢,但随着病程延长也会逐渐出现肾功能损害;视网膜病变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失明的重要原因。大血管病变方面,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明显增高,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冠心病、心肌梗死,累及脑动脉引起脑梗死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且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进一步加重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两者危害性的差别对比
急性并发症方面:1型糖尿病更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2型糖尿病以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相对更常见,且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起病更急,病情变化快。
慢性并发症发生情况:在微血管病变方面,1型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发生较早且进展较快;而2型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相对更为突出,这与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的代谢紊乱更为复杂有关,如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因素加速了大血管病变的进程。从发病年龄和人群来看,1型糖尿病多在青少年时期起病,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学习等影响较大,而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对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长期健康管理要求更高,因为中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需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的治疗,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
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1型糖尿病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高血糖及并发症会严重影响其身高、体重的正常发育,需要严格的胰岛素治疗和血糖监测,同时要关注心理状态,因为长期患病可能导致心理压力较大,需要家长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生活指导。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糖尿病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选用可能影响其他基础疾病的药物,且由于老年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性差,在降糖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同时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运动要适度,根据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总之,1型和2型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性在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的表现及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等方面存在差别,临床中需要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个体化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