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肾炎包括弥漫增生性、膜性、系膜增生性、局灶节段性四种类型,各自有不同病理特点,弥漫增生性光镜见系膜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等,临床有血尿蛋白尿等;膜性光镜见毛细血管壁弥漫增厚等,临床以肾病综合征常见;系膜增生性光镜见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等,临床表现多样;局灶节段性光镜见病变局灶节段分布等,临床轻重不一,且不同类型在不同方面有相应特点及与生活方式、病史的关联。
一、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
1.病理特点: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弥漫增生,伴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等。免疫荧光检查常显示IgG、IgM、C3等呈颗粒状弥漫分布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系膜区。电镜下可见电子致密物广泛沉积。
2.临床特点:患者常表现为血尿、蛋白尿,部分可出现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病情进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易较快出现肾功能损害。在不同年龄、性别中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儿童和青壮年发病相对较多,男性和女性均可患病,但具体发病率可能因人群而异。生活方式方面,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病情进展,如长期劳累、感染等可能诱发病情加重。有相关病史的患者,如曾有狼疮相关症状未得到有效控制,更容易出现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
二、膜性狼疮肾炎
1.病理特点:光镜下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免疫荧光可见IgG呈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电镜下可见上皮下大量电子致密物沉积。
2.临床特点:临床上以肾病综合征为常见表现,大量蛋白尿较为突出,血尿相对较轻。不同年龄患者中,成年人相对更易患膜性狼疮肾炎,性别差异相对不似其他类型那么突出。生活方式上,吸烟、不健康的饮食等可能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有狼疮病史的患者,膜性狼疮肾炎的发生与自身免疫状态持续异常相关。
三、系膜增生性狼疮肾炎
1.病理特点: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免疫荧光检查可见IgG、IgM等在系膜区沉积,电镜下可见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
2.临床特点: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和(或)蛋白尿,也可出现轻度的蛋白尿等情况。各年龄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方式中,过度运动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情,有狼疮相关免疫异常病史的患者更易出现系膜增生性狼疮肾炎。
四、局灶节段性狼疮肾炎
1.病理特点:光镜下可见肾小球病变呈局灶节段分布,即部分肾小球受累,且受累肾小球的部分毛细血管袢发生病变,免疫荧光可见相应的免疫球蛋白及补体在病变部位沉积,电镜下可见相应部位的电子致密物沉积。
2.临床特点: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者可能仅有少量蛋白尿和血尿,重者也可出现较明显的蛋白尿等。不同年龄患者均可发病,性别差异不突出。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处于压力过大的状态可能对病情有一定影响,有狼疮基础病史的患者发生局灶节段性狼疮肾炎与自身免疫的局部异常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