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损伤尿道断裂的治疗包括急诊处理、手术治疗、并发症处理及不同人群特殊考虑。急诊处理是抗休克;手术治疗有后尿道的尿道会师复位术和前尿道的尿道端端吻合术;并发症有尿道狭窄和尿瘘,分别需尿道扩张术等和相应手术修复;儿童患者治疗要精细并关注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要考虑基础疾病对手术和恢复的影响,女性患者手术要注意周围组织且术后防并发症。
一、急诊处理
抗休克治疗:对于伴有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这是因为严重的尿道损伤可能导致大量出血,进而引起休克,而及时纠正休克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例如,通过快速输入生理盐水、胶体液等,维持患者的血压和重要脏器的灌注。
二、手术治疗
尿道会师复位术:适用于后尿道断裂。通过经会阴途径或经耻骨上途径将尿道两断端会师对合,恢复尿道的连续性。该手术利用解剖学上的位置关系,将断裂的尿道重新连接,为尿道的愈合创造条件。一般适用于损伤时间较短、全身情况允许的患者。
尿道端端吻合术:对于前尿道断裂,多采用尿道端端吻合术。在清创后将尿道两断端直接吻合,这种手术方式能最大程度恢复尿道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但手术操作需要精细,要确保吻合口的对位准确,以减少术后尿道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并发症的处理
尿道狭窄:是尿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对于轻度尿道狭窄,可采用尿道扩张术,定期扩张尿道,以防止尿道再次狭窄。而对于严重的尿道狭窄,可能需要进行尿道内切开术或尿道成形术等。例如,尿道扩张术是通过尿道探子逐渐扩大尿道内径,每周进行1-2次,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扩张频率。
尿瘘:如果出现尿瘘,需要根据尿瘘的部位和大小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较小的尿瘘可能会自行愈合,而较大的尿瘘可能需要手术修复。手术修复尿瘘时要注意局部组织的血运和缝合的可靠性,以促进尿瘘的愈合。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考虑
儿童患者:儿童尿道损伤尿道断裂相对较少见,但治疗时需更加谨慎。由于儿童尿道较细且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在手术操作上要注意精细,避免过度损伤周围组织。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儿童的排尿情况和局部恢复情况,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可能会对尿道的恢复产生影响,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尿道狭窄等,且要尽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药物。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尿道损伤尿道断裂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手术和术后恢复的影响。例如,对于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可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在手术前后要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和术后的恢复过程。
女性患者:女性尿道相对较短且宽,尿道损伤尿道断裂的情况相对男性较少,但治疗原则类似。在手术操作时要注意女性尿道周围的解剖特点,避免损伤周围的阴道等组织。术后同样要注意观察排尿情况和预防并发症,由于女性的生理结构特点,尿瘘等并发症的处理可能需要考虑对阴道等邻近器官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