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需从评估与诊断、治疗、预防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多方面应对。评估要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借助影像学等,治疗包括控制血糖、创面处理(清创、抗感染、修复)、血管重建,预防涵盖足部日常护理、控制代谢指标、定期足部检查,儿童患者要注重日常护理及治疗考虑生长发育,老年患者需综合整体健康状况并加强营养支持。
一、糖尿病足的评估与诊断
糖尿病足的评估首先要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足部既往损伤史等。然后进行体格检查,观察足部皮肤颜色、温度、有无溃疡、坏疽,检查足部动脉搏动情况等。还可借助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评估血管情况,X线检查观察骨骼是否有病变等。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特点不同,评估时需注意细节,比如老年患者可能足部感觉减退更明显,需更细致检查。
二、糖尿病足的治疗
(一)控制血糖
严格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基础,高血糖会不利于伤口愈合。通过饮食、运动及合适的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不同年龄、病史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略有差异,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尽量<10mmol/L等。
(二)创面处理
1.清创:对于有感染、坏死组织的创面,及时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减少感染源。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清创方法,如外科清创、酶学清创等。
2.抗感染: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合适抗生素抗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控制更需重视,不同年龄患者对感染的反应和耐受不同,老年患者可能感染易扩散,需密切监测。
3.创面修复:可使用一些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或敷料,如生长因子类药物等。
(三)血管重建
如果存在下肢血管狭窄或闭塞,可考虑血管重建治疗,如血管旁路手术、介入治疗等。对于有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重建有助于改善足部血供,促进愈合。
三、糖尿病足的预防
(一)足部日常护理
1.每天检查足部:观察足部有无红肿、破溃、水疱等,特别是儿童糖尿病患者,家长要帮助检查。
2.保持足部清洁:用温水清洗足部,避免使用过热的水,清洗后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
3.选择合适的鞋袜:穿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足部受到挤压和摩擦。儿童患者要选择适合其足部发育的鞋袜。
(二)控制血糖、血压、血脂
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包括对足部血管、神经等的影响。不同年龄患者控制目标虽有一定标准,但都需积极达标。
(三)定期足部检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足部检查,包括血管检查、神经检查等,早期发现问题并处理。对于有糖尿病病史较长的患者,更要增加检查频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糖尿病患者
儿童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时,由于其足部皮肤薄嫩、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对感染的易感性也有特点,家长要格外注意日常足部护理的规范性,密切观察足部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且在治疗过程中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选择对其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法。
(二)老年糖尿病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多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糖尿病足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在控制血糖、抗感染等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对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因为老年患者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