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常见症状多样,包括鼻部的涕血(早期回吸性涕血、时有时无易被忽视,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警惕,男性在特定环境下易出现)、鼻塞(肿瘤增大致单侧或双侧鼻塞);耳部的耳鸣、听力下降(咽隐窝肿瘤压迫咽鼓管致,儿童单侧耳鸣听力下降要警惕);颈部淋巴结肿大(约60%-80%患者出现,多为颈深部上群淋巴结,单侧变双侧,质地硬、活动差、无痛);脑神经症状的头痛(可首发或伴随,部位不固定、性质多样)和脑神经麻痹症状(侵犯不同脑神经出现面部麻木、复视、视力下降、软腭麻痹等不同表现,儿童表述差需仔细排查);晚期远处转移症状(转移至骨、肺、肝等出现相应骨痛、咳嗽咯血胸痛、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有高危因素人群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
涕血:早期可出现回吸性涕血,即擤鼻时涕中带血,或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症状常时有时无,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肿瘤表面的血管比较脆弱,肿瘤生长过程中会导致血管破裂出血。年龄方面,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有EB病毒感染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需更警惕。男性相对女性可能在某些环境暴露等因素下更易出现相关鼻部症状,比如长期处于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
鼻塞:肿瘤增大时可阻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开始多为单侧鼻塞,随着肿瘤进一步增大,可发展为双侧鼻塞。肿瘤的生长会占据鼻腔空间,影响空气的正常流通。
耳部症状
耳鸣、听力下降:肿瘤发生于咽隐窝时,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耳鸣、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可伴鼓室积液。咽鼓管功能受到影响后,中耳内的正常通气和引流受阻,导致中耳腔出现负压、积液等情况,进而影响听力。儿童患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单侧耳鸣、听力下降,也要考虑鼻咽癌的可能,因为儿童的咽鼓管相对较短、宽、直,肿瘤更容易影响到咽鼓管功能。
颈部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鼻咽癌常见的症状之一,约60%-80%的患者会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多表现为颈深部上群淋巴结肿大,开始为单侧,继而发展为双侧,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常无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肿瘤细胞转移至颈部淋巴结所致,不同年龄人群的颈部淋巴结本身大小等情况不同,儿童颈部淋巴结相对更易受感染等因素影响,但如果出现无痛性进行性增大的颈部淋巴结,也要排查鼻咽癌。
脑神经症状
头痛: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血管等引起头痛,可为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疼痛部位常不固定,性质多样,可为胀痛、刺痛等。肿瘤侵犯颅底结构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和组织导致疼痛。
脑神经麻痹症状:肿瘤侵犯脑神经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侵犯Ⅴ、Ⅵ脑神经时,可出现面部麻木、复视、视物模糊等;侵犯Ⅱ脑神经时,可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侵犯Ⅸ、Ⅹ、Ⅺ脑神经时,可出现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等。不同脑神经受侵犯会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表现,年龄较小的患者出现这些脑神经症状时,由于其表述能力等问题,更需要仔细排查病因。
远处转移症状
鼻咽癌晚期可发生远处转移,转移至不同部位会出现相应症状,如转移至骨骼可出现骨痛;转移至肺部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转移至肝脏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远处转移的发生与肿瘤的分期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不同身体状况的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后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会出现对应转移部位的相关异常表现。
总之,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尤其是有鼻咽癌高危因素(如EB病毒感染、长期接触甲醛等化学物质、有鼻咽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如鼻咽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CT、MRI等)以明确诊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