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发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及其他并发症(如感染、糖尿病足),微血管并发症中发病机制与高血糖等因素相关,影响因素涉及血糖、血压等,表现各有不同;大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与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影响因素包含代谢指标等,表现多样;其他并发症里感染因高血糖和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糖尿病足由神经、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导致,均有相应影响因素和表现。
一、微血管并发症
(一)糖尿病肾病
1.发病机制:长期高血糖等因素导致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细胞增殖等病理改变。
2.影响因素:与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密切相关,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加速肾病进展;同时,高血压也会加重糖尿病肾病的损伤,因为高血压会进一步升高肾小球内压。对于有糖尿病病史且合并高血压的患者,需特别注意血压的管理。
3.表现:早期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最终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发病机制:高血糖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凋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进而引起新生血管形成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2.影响因素: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一般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此外,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均会影响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良好的代谢控制可延缓其进展。
3.表现: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严重时可导致失明。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1.发病机制:高血糖导致神经细胞代谢紊乱、神经纤维变性等。常见的有周围神经病变和自主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累及四肢远端神经,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心血管、消化、泌尿等多个系统。
2.影响因素:长期高血糖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神经病变。此外,病程较长、合并其他并发症(如肾病、视网膜病变等)的患者神经病变发生风险也增加。
3.表现: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自主神经病变可出现心率失常、体位性低血压、胃肠功能紊乱(如便秘或腹泻)、排尿困难等。
二、大血管并发症
(一)冠心病
1.发病机制: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等,这些因素促使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
2.影响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与血糖、血脂、血压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同时,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对于糖尿病患者,需要综合管理代谢指标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3.表现:可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肌梗死。
(二)脑卒
1.发病机制:糖尿病引起的血管病变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微小动脉瘤形成等,易导致脑血管破裂或堵塞,引发脑卒中。
2.影响因素:血糖、血压、血脂异常均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若合并高血压,脑卒中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此外,高凝状态也是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脑卒中的因素之一,因为糖尿病会影响凝血-抗凝血平衡。
3.表现:可出现突发的头痛、头晕、口角歪斜、肢体瘫痪、言语不清等症状。
(三)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1.发病机制:下肢动脉等外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影响肢体血液供应。
2.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血脂水平等有关。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发生率较高。
3.表现:下肢可出现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等,休息后可缓解;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静息痛,皮肤温度降低、颜色改变,严重时可发生溃疡、坏疽。
三、其他并发症
(一)感染
1.发病机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
2.影响因素:血糖控制不佳是感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等。例如,皮肤感染可表现为疖、痈等,且不易愈合;泌尿系统感染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特殊人群提示: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其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更差,发生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且恢复较慢,需要更加注重血糖的控制和感染的预防,保持皮肤清洁、多饮水等。
(二)糖尿病足
1.发病机制:是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病变使患者对足部的感觉减退,不易察觉损伤;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血液供应减少,影响伤口愈合;合并感染则进一步加重病情。
2.影响因素:与糖尿病病程、血糖控制情况、足部卫生等有关。长期高血糖、足部有外伤或感染等情况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3.表现:足部可出现溃疡、坏疽,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不同的分级,轻者仅为皮肤破损,重者可累及深部组织甚至骨骼。特殊人群如糖尿病足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由于感觉减退,可能在足部有损伤时未能及时察觉,从而导致病情延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