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有典型症状如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治疗方法为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

一.高血糖的症状
1.多饮
血糖升高使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渴感明显,从而饮水量增加。这是因为机体需要通过增加水分摄入来稀释过高的血糖,以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例如,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血糖水平每升高一定幅度,口渴中枢受到的刺激就会增强,进而引发多饮症状。
2.多食
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充分利用,机体处于能量缺乏状态,患者会产生饥饿感,导致食欲亢进,进食量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细胞无法有效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来提供能量,身体误以为能量不足,从而促使患者不断进食以补充能量。
3.多尿
血糖过高时,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使得尿量增多。一般来说,血糖越高,尿量越多。例如,当血糖超过肾糖阈(通常为8.88mmol/L左右)时,就会出现明显的多尿现象。
4.体重减轻
尽管患者进食量增加,但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身体只能消耗脂肪和蛋白质来提供能量,导致体重逐渐减轻。长期高血糖会使机体代谢紊乱,营养物质不能被合理利用,进而出现体重下降的情况。
二.治疗
1.饮食控制
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一般来说,要保证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合理比例,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占15%-20%,脂肪占20%-30%。例如,对于成年男性,体重正常且轻度活动的高血糖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可控制在200-300g,蛋白质摄入量约为60-80g,脂肪摄入量约为50-70g。
2.运动锻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极拳等。对于年龄较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以选择慢跑等较为剧烈的运动;而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更合适。
3.药物治疗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常用一线药物,可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它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心血管系统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等,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但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这类药物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但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谨慎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