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值正常范围有明确界定,若血糖异常升高分情况看影响,与生活方式和病史相关,发现高血糖需进一步检查,成年人和儿童青少年高血糖有相应应对建议,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药物治疗等,要重视高血糖相关情况并采取合适措施管控。
一、血糖值的正常范围及高血糖的判定
血糖值的单位通常有mmol/L等。一般来说,空腹血糖的正常范围是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范围小于7.8mmol/L。如果血糖值为155,需要明确单位,如果是血糖值为155mg/dL,换算为mmol/L约为8.61mmol/L,这已经高于正常范围,属于高血糖情况;如果是血糖值为155mmol/L,那明显严重超出正常范围,更是高血糖。
二、高血糖的可能影响及相关因素
(一)对不同人群的影响
1.成年人:长期高血糖可能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导致蛋白尿、肾功能减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糖尿病神经病变,出现手脚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如冠心病、脑卒中等。
2.儿童青少年:高血糖如果是由于1型糖尿病等情况引起,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而且高血糖状态下身体代谢紊乱,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智力发育等方面。
(二)与生活方式的关系
1.饮食方面:长期高糖、高脂饮食是导致高血糖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经常大量摄入糖果、甜饮料、油炸食品等,会使身体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超出身体正常的代谢能力,容易引发血糖升高。
2.运动方面:缺乏运动的人群,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使得血糖难以正常代谢,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的情况。
(三)与病史的关系
如果有家族糖尿病病史,那么个体患高血糖相关疾病的风险会增加。本身有肥胖病史的人,由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也更容易出现高血糖情况。
三、高血糖的进一步检查及应对建议
(一)进一步检查
一旦发现血糖异常升高,需要进一步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还需要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相关检查,以明确是单纯的血糖一时性升高还是已经发展为糖尿病等疾病。
(二)应对建议
1.成年人:如果是成年人高血糖,首先要调整生活方式,严格控制饮食,减少糖分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加强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如果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血糖仍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糖药物等进行治疗。
2.儿童青少年:儿童青少年高血糖需要特别重视,首先要排查病因,如果是1型糖尿病,需要及时进行胰岛素治疗,同时要关注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控制血糖。在生活方式方面,要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家长要监督儿童减少高糖零食的摄入,鼓励儿童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学校课间积极参与活动、放学后进行球类运动等。并且要定期监测儿童的血糖情况,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