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有典型症状和不典型症状,典型症状包括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和皮肤症状(皮肤瘙痒、黑棘皮症),不典型症状有疲劳乏力、视物模糊、伤口愈合缓慢、反复感染等,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均可出现相关症状,且病情未控时表现更明显。
多饮:由于血糖升高,血浆渗透压增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患者出现口渴而多饮水的症状,无论年龄、性别等因素,只要患有2型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都可能出现此症状。例如一些中年体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抵抗等原因,血糖长期处于较高水平,就会频繁感到口渴而大量饮水。
多食:胰岛素作用不足时,葡萄糖不能被充分摄取和利用,机体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引发食欲亢进、多食的表现。不同生活方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出现,比如长期久坐、饮食不规律的人群,也可能因为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出现多食情况。
多尿:血糖升高,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多。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可能出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也会出现多尿现象,影响夜间睡眠等生活质量。
体重减轻: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而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增加,消耗过多,造成体重下降。无论是年轻还是年老的2型糖尿病患者,只要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都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比如一些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原本体重正常,患病后体重逐渐下降。
皮肤症状
皮肤瘙痒:高血糖状态下,皮肤内葡萄糖含量升高,刺激神经末梢及继发真菌感染等可引起皮肤瘙痒,尤其多见于会阴部等部位。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因为局部潮湿等因素更易出现会阴部皮肤瘙痒,老年患者皮肤较为干燥,也可能因血糖波动出现皮肤瘙痒。
黑棘皮症:表现为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皮肤颜色加深,呈天鹅绒样增厚,常见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有胰岛素抵抗的人群,因为高胰岛素血症等因素可能导致皮肤改变。
不典型症状
疲劳乏力:由于葡萄糖不能被有效利用,机体能量产生不足,患者常感到疲劳、乏力,无论何种年龄、性别,只要2型糖尿病病情存在,都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比如一些从事轻体力劳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会经常感觉没力气。
视物模糊:血糖升高时,眼内房水渗透压改变,引起晶状体屈光度变化,导致视物模糊,在血糖波动较大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尤其是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能会逐渐出现视力下降等视物模糊的表现。
伤口愈合缓慢:高血糖环境不利于伤口愈合,2型糖尿病患者的伤口,如皮肤小伤口、溃疡等愈合时间比正常人长,这与血糖影响了白细胞的功能、血管的修复等有关,各年龄段、不同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老年患者因为自身修复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明显。
反复感染: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真菌等生长繁殖,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这与女性生理结构及高血糖环境有关,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因感染反复就诊而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