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主要有腰部疼痛(慢性、间歇性酸痛或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集中在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区域,腰骶部常见,不同年龄表现略有不同)、腰部活动受限(活动范围减小,活动时疼痛加剧,不同性别程度有差异)、肌肉僵硬(触摸腰部肌肉紧张发硬,有条索状或结节状改变,晨起明显,不同年龄程度不同)、压痛明显(特定肌肉附着点或纤维处有明显压痛,程度与病情相关,不同生活方式人群表现有差异)等表现。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的肌肉及其附着点区域,通常以腰骶部最为常见,可单侧或双侧发病,疼痛范围相对较广泛,但一般不会放射到下肢(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引起的放射性疼痛不同)。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由于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的差异,腰部疼痛的具体表现可能会略有不同。比如,年轻患者可能因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腰部肌肉劳损,疼痛部位多在腰背部中间区域;而中老年患者可能因腰椎退变等因素合并腰肌劳损,疼痛可能涉及腰骶部周围的肌肉组织。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患者腰部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表现为弯腰、伸展、扭转等动作不灵活。例如,弯腰拾取物品时可能感觉困难,难以像正常情况那样轻松地将身体弯下并拾起地面的物体;在进行腰部扭转动作时,会明显感觉到腰部肌肉有紧绷感和活动受限,这是因为腰肌劳损导致腰部肌肉力量减弱和柔韧性下降。
活动时的不适:在进行腰部活动时,还可能会伴有疼痛加剧的情况。比如在尝试大幅度扭转腰部时,腰部肌肉会因为劳损而出现明显的疼痛反应,从而进一步限制了腰部的正常活动范围。不同性别患者的腰部活动受限情况可能因生理结构和日常活动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患者如果从事体力劳动较多,腰部活动受限可能更明显,而女性患者可能因日常家务劳动等因素也会出现类似情况,但程度可能相对较轻。
肌肉僵硬
肌肉触感:触摸腰部肌肉时,可感觉到肌肉紧张、发硬,有明显的条索状或结节状改变。这是由于腰肌劳损后,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血液循环不畅,导致肌肉组织发生病理变化,出现僵硬感。例如,用手触摸腰肌劳损患者的腰部肌肉,能明显感觉到肌肉不像正常肌肉那样柔软,而是较为紧绷、僵硬。
晨起时的表现:早晨起床时,肌肉僵硬的情况往往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经过一夜的休息,肌肉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血液循环缓慢,劳损的肌肉更容易出现僵硬。随着活动的进行,肌肉逐渐得到放松,僵硬感会有所减轻,但一般不会完全消失。不同年龄的人群在晨起时肌肉僵硬的程度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肌肉恢复能力较弱,晨起时的肌肉僵硬可能更为显著。
压痛明显
压痛位置:在腰部的特定肌肉附着点或肌肉纤维处有明显的压痛。常见的压痛部位包括竖脊肌的附着点、腰方肌等部位。用手指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会感到明显的疼痛。例如,在竖脊肌与腰椎棘突的附着区域进行按压,腰肌劳损患者会有较为强烈的痛感。
压痛与病情的关系:压痛的程度往往与腰肌劳损的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压痛可能越明显。通过按压检查压痛部位,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腰肌劳损的病变部位和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由于腰部肌肉使用情况不同,压痛的具体表现可能会有差异。比如,经常剧烈运动的人群,腰部肌肉可能更容易出现劳损,压痛可能更广泛或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