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与颈椎病在病因和症状有别,落枕多因睡眠姿势等致颈部肌肉问题,症状局限于颈部;颈椎病由颈椎长期病变引发,症状多样。颈椎病手麻可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有牵引、按摩推拿、热敷,药物用神经营养药,还需改善生活方式,非手术无效且手麻加重等情况可考虑手术治疗。
一、落枕和颈椎病的区别
(一)病因方面
落枕:多因睡眠时颈部姿势不当,如枕头高度不合适、睡姿不良等,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过度伸展或收缩状态,导致肌肉痉挛、扭伤;也可能因颈部受风寒侵袭,引起局部气血凝滞,经络痹阻而发病,常见于青壮年,无明显年龄、性别特定的高发倾向,生活中长时间保持不良颈部姿势的人群易患。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等原因,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迫,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随着年轻人长期低头看手机、电脑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普及,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性别差异不显著,但长期伏案工作者等人群高发。
(二)症状方面
落枕:主要症状为晨起后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一般无上肢麻木、无力等神经压迫症状,颈部肌肉多有明显压痛,疼痛范围相对局限在颈部周围肌肉区域。
颈椎病:症状多样,根据分型不同表现各异。神经根型颈椎病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疼痛范围与受压神经根分布区域一致;脊髓型颈椎病可出现四肢乏力、行走不稳、精细动作障碍等脊髓受压表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出现头晕、眩晕、视物模糊等椎动脉供血不足症状;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慌、耳鸣等交感神经症状,症状复杂且可累及多个系统。
二、颈椎病手麻的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颈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手麻患者,但脊髓型颈椎病一般不建议牵引。牵引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调整,年龄较大、体质较弱者牵引重量不宜过大,牵引时间不宜过长。
按摩推拿:专业的按摩推拿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改善颈椎关节功能,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减轻手麻症状。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不宜进行粗暴的按摩推拿,以免加重脊髓损伤,老年人骨质增生严重者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
热敷:利用热传递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减轻手麻。可使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局部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避免烫伤,糖尿病患者因感觉神经病变对温度感知不敏感,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防止烫伤。
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的修复和营养,减轻神经受压引起的手麻症状,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时需密切关注肝肾功能变化。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长时间低头,定时活动颈部,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10-15cm)为宜,适合不同年龄人群保持颈部正常生理曲度,减轻颈椎压力,从而缓解手麻症状,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更要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
(二)手术治疗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手麻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且出现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颈椎后路减压术等,手术风险和预后因患者病情而异,老年人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以确保手术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