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脱出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卧床休息(严格卧床3-4周后逐步下地,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相关注意事项)、牵引治疗(据情况调重量、时间,有禁忌证者不适合)、物理治疗(热敷控温时长短,超短波理疗调参数防敏感部位过量照射);手术治疗适应证为出现严重神经根压迫等情况,方式有传统开放性手术(创伤大恢复长,不同年龄恢复不同)和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据情况选)。
一、非手术治疗
1.卧床休息
对于大多数腰椎间盘脱出患者,卧床休息是首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一般建议严格卧床3-4周,之后可佩戴腰围逐步下地活动。卧床时可以减轻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缓解疼痛等症状。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卧床休息的要求基本一致,但儿童患者在卧床期间需要注意防止肌肉萎缩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下肢肌肉收缩等锻炼。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卧床休息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定期翻身、进行呼吸训练等。
2.牵引治疗
牵引治疗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牵引重量一般根据患者体重等情况调整,年轻患者可耐受较大重量,老年患者则需要适当减轻重量。牵引时间和频率需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而定,一般每次牵引30分钟左右,每日1-2次。但牵引治疗也有禁忌证,如有严重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未控制等情况的患者不适合牵引治疗。
3.物理治疗
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常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日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患者热敷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较娇嫩,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老年患者皮肤感觉相对迟钝,更要注意防止烫伤。
超短波理疗:利用超短波电场作用于人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耐受情况调整功率和时间,一般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周可进行2-3次。对于不同年龄患者,超短波理疗的能量等参数可能需要适当调整,儿童患者要避免对生殖腺等敏感部位进行过量照射。
二、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当患者出现严重神经根压迫症状,如剧烈疼痛、肌肉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年轻患者,若经过严格非手术治疗3-6个月无效,且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也可考虑手术;老年患者若身体状况允许,出现上述严重神经根压迫表现时也需评估手术可能性。但手术风险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心肺功能等。
2.手术方式
传统开放性手术:如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等术式,通过直接暴露椎间盘,切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这种手术方式视野较清晰,但创伤相对较大,术后恢复时间较长。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快,但也需要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等情况;老年患者术后恢复可能较慢,需要加强康复护理。
微创手术:包括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等。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椎间孔镜下手术通过特殊的内镜设备,经椎间孔进入椎间盘部位,切除突出的髓核。对于年龄较小的患者,微创手术可能更具优势,因为其创伤小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老年患者若身体条件允许,也可考虑微创手术,但要根据患者具体的椎间盘突出情况等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