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有多种表现,症状上有疼痛(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关节肿胀;关节活动受限包括活动范围改变、活动时异常;体征检查有压痛、关节摩擦音;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见间隙变窄等,MRI可清晰显示结构病变。
一、症状表现
1.疼痛
年龄与性别因素: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相对更易出现膝骨关节炎相关疼痛。疼痛通常在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休息时也可能出现疼痛。例如,一些50岁以上的女性,长时间行走或上下楼梯后膝关节疼痛明显,休息一段时间后能有所减轻,但病情严重时可能休息时也会疼痛。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频繁爬山、蹲起等活动的人群,膝关节磨损相对严重,更容易出现疼痛症状。比如从事建筑工作的人群,由于经常需要蹲起搬运建筑材料,膝关节疼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病史相关: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人,如曾有韧带损伤、半月板损伤等,日后发生膝骨关节炎出现疼痛的风险增加。
2.关节肿胀:膝关节可能会出现肿胀,肿胀原因是关节内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增生、积液等。肿胀时膝关节外观可能有明显的膨隆,皮肤温度可能稍有升高。
二、关节活动受限
1.活动范围改变:患者可能会发现膝关节屈伸活动不如以往灵活,活动范围减小。比如正常情况下能完全下蹲,患膝骨关节炎后可能下蹲困难,或者伸直膝关节时受到限制。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关节退变,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而年轻患者如果有明确的外伤等病史导致的膝骨关节炎,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关节活动度本身相对较差,患膝骨关节炎后活动受限可能更易察觉。有膝关节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关节活动受限可能是术后并发症或病情进展的表现。
2.活动时的异常表现:在活动膝关节时可能会出现卡顿、绞锁现象,即关节在活动过程中突然卡住,不能正常活动,稍作活动或改变体位后又可恢复。这种情况在上下楼梯或行走不平路面时更易发生。
三、体征检查
1.压痛: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时可发现膝关节周围有压痛,常见的压痛部位包括膝关节内侧、外侧间隙等。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压痛的敏感程度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膝骨关节炎患者相应部位会有明显压痛。有膝关节既往损伤病史的人,压痛部位可能与既往损伤相关区域有联系。
2.关节摩擦音:可以听到膝关节活动时的摩擦音,如骨摩擦音等。这是由于关节软骨磨损、关节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年龄较大的患者关节软骨退变明显,更容易出现关节摩擦音;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关节面磨损严重,摩擦音出现的概率相对较高。
四、影像学检查辅助判断
1.X线检查:X线可发现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边缘骨质增生(骨刺形成)、软骨下骨硬化等表现。不同年龄的人群正常膝关节X线表现有差异,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有一定程度的退变表现,但膝骨关节炎患者的X线表现更为明显。女性由于激素等因素影响,可能在相同年龄下比男性更容易出现X线所示的膝骨关节炎相关改变。生活方式中运动量较大的人,X线可能更早出现关节间隙变窄等退变表现;有膝关节外伤病史的人,X线可帮助判断是否存在骨折愈合后导致的膝骨关节炎相关改变。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膝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等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早期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能发现软骨的早期磨损、半月板的损伤等情况。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人,MRI表现会根据其膝关节实际病变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年轻患者如果有半月板损伤等情况导致的膝骨关节炎,MRI能更精准地显示损伤部位和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