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常用于2型糖尿病孕妇控糖,大规模队列研究显示其使用组胎儿畸形率与非使用组无显著差异,药物机制也少致胎儿畸形;孕妇用二甲双胍需考虑自身病情、孕期阶段和个体差异;对孕妇提示勿擅自停二甲双胍、配合产检等,对医护人员提示要全面评估病情、清晰告知利弊、加强随访监测。
一、二甲双胍与孕妇及胎儿关系的循证研究
(一)二甲双胍在孕妇中的常规应用背景
二甲双胍常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在合理控制血糖方面有一定应用。但关于孕妇使用二甲双胍是否会导致胎儿畸形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大量的循证医学研究从不同角度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探讨。
(二)相关研究证据
1.大规模队列研究结果
一些大规模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了孕期使用二甲双胍的孕妇群体和胎儿的情况。例如,通过对大量孕妇的追踪随访发现,在合理的血糖控制范围内,孕期使用二甲双胍的孕妇所生胎儿的畸形发生率并没有显著高于未使用二甲双胍的糖尿病孕妇群体。多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数据表明,二甲双胍暴露组胎儿的总体畸形率与非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从大规模人群的统计角度来看,单纯的二甲双胍使用并不直接导致胎儿畸形率的升高。
2.药物作用机制角度
二甲双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肝糖原输出、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来降低血糖。它并不作用于胎儿的基因水平导致畸形相关的基因突变等情况。从药物代谢方面来看,二甲双胍很少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这就从根本上减少了药物直接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包括导致畸形)的可能性。
二、孕妇使用二甲双胍需考虑的因素
(一)孕妇自身糖尿病病情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本身高血糖状态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可能远远超过二甲双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此时合理使用二甲双胍将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从整体上保障母婴健康的益处是大于可能存在的争议风险的。例如,高血糖会影响胎儿的器官发育等,所以在评估是否使用二甲双胍时,首先要权衡孕妇自身糖尿病病情的严重程度。
(二)孕期阶段
在孕期的不同阶段,胎儿发育的敏感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妊娠早期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使用药物需要更加谨慎评估。但现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妊娠早期使用二甲双胍,只要血糖控制良好,胎儿畸形的风险并没有显著增加。不过,仍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通过超声等检查手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异常。
(三)个体差异
每个孕妇都存在个体差异,包括孕妇的遗传背景、身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等。有些孕妇可能对药物更为敏感,但大量研究显示,在大多数具有正常代谢和遗传背景的孕妇中,合理使用二甲双胍不会导致胎儿畸形的发生概率增加。但对于有特殊遗传病史等情况的孕妇,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和监测。
三、对孕妇及医护人员的温馨提示
(一)对孕妇的提示
患有糖尿病的孕妇不要自行随意停用二甲双胍,因为血糖控制不佳对胎儿的危害更大。如果在孕期需要使用二甲双胍,应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孕妇要积极配合产检,按时进行超声等各项胎儿发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胎儿可能出现的任何异常情况。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在医生指导下维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二)对医护人员的提示
医护人员在面对患有糖尿病的孕妇时,要全面评估孕妇的病情,权衡使用二甲双胍的利弊。在告知孕妇相关情况时,要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清晰、客观地向孕妇解释使用二甲双胍的风险和益处,让孕妇能够在知情的情况下做出合理决策。同时,要加强对孕期使用二甲双胍孕妇的随访和监测,包括血糖监测、胎儿发育情况监测等,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