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况是颈椎病手法治疗的禁忌:严重脊髓型颈椎病,其脊髓受压严重,手法易加重损伤;颈椎不稳定症,颈椎稳定性遭破坏,手法会致移位加重;颈椎动脉型颈椎病伴严重动脉硬化,手法可致动脉痉挛、脑供血减;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手法会加重心脑血管负担;严重骨质疏松症,易致椎体压缩骨折;皮肤破损、感染部位邻近颈腰椎区域,会致感染扩散。
一、严重的脊髓型颈椎病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严重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脊髓已经处于较为严重的受压状态,手法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脊髓的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出现肢体严重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从影像学角度看,此类患者颈椎MRI常显示脊髓明显受压变形、变性等严重病理改变,手法治疗难以把控力度,极易对脆弱的脊髓造成二次伤害。
2.人群及病史因素:常见于有较长时间颈部疼痛、肢体麻木无力且经影像学证实脊髓受压严重的患者,尤其是病史较长、症状进行性加重的人群,这类患者脊髓已处于较为脆弱的病理状态,手法治疗风险极高。
二、颈椎不稳定症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颈椎不稳定症患者的颈椎椎体间稳定性遭到破坏,手法治疗时施加的外力可能会进一步打乱颈椎的力学平衡,导致颈椎移位加重,引起更为严重的神经、血管压迫症状,如剧烈的头晕、肢体突发的严重麻木无力等。X线或CT检查常可发现颈椎椎体间位移超过正常范围等不稳定表现。
2.人群及病史因素:多见于有颈椎外伤史、颈椎手术后恢复不佳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或存在先天性颈椎结构异常等情况的人群,这些人群颈椎本身稳定性已受影响,手法治疗易引发不良后果。
三、颈椎动脉型颈椎病伴有严重动脉硬化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伴有严重动脉硬化的颈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手法治疗时颈部的过度活动可能会导致硬化的动脉血管受到刺激,引起动脉痉挛,减少脑部供血,从而引发晕厥、脑梗死等严重脑血管事件。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可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狭窄等情况。
2.人群及病史因素:常见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基础疾病多年,颈部有疼痛、头晕等颈椎动脉型颈椎病表现,且经检查证实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的患者,这类患者动脉壁弹性差,手法刺激易导致供血危机。
四、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期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在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发作期,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急性期、脑出血急性期等,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手法治疗带来的身体应激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诱发病情急剧恶化。此时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手法治疗无法配合且风险极高。
2.人群及病史因素:患有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且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这类患者心脑血管功能处于不稳定的危急状态,手法治疗绝对禁忌。
五、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严重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骼强度下降,手法治疗时难以精准把控力度,容易导致椎体压缩骨折等严重骨损伤。骨密度检查可明确提示骨密度严重降低,T值常低于-2.5以下。
2.人群及病史因素: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尤其是绝经年限较长者)、老年男性及长期使用某些影响骨代谢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等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人群,这类患者骨骼脆弱,手法治疗易引发骨折等并发症。
六、皮肤破损、感染部位邻近的颈腰椎区域
1.病情特点及禁忌原因:颈腰椎区域皮肤有破损、感染时,手法治疗可能会导致感染扩散,引起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局部皮肤检查可见明显的破损、红肿、脓性分泌物等感染表现。
2.人群及病史因素:有颈腰椎局部皮肤感染、外伤后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这类患者局部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手法治疗会增加感染扩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