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长风险高,孕妇风险可能增加)、糖尿病肾病(早期有微量白蛋白尿,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老年患者风险更高);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老年患者风险更高且病情严重);神经病变如周围神经病变(约30%-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病程长发生率高)、自主神经病变(随病程延长发生率增加,超20年的患者约80%出现相关症状);其他并发症如足部病变(约15%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足部溃疡,部分需截肢)、口腔并发症(如牙周炎,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需注意相关部位护理和血糖控制。
一、微血管并发症
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成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高血糖会损伤视网膜血管,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黑影等。研究表明,病程较长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视网膜病变的风险较高,一般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中约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而病程超过15年的患者这一比例可高达80%以上。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孕妇,其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可能会因妊娠期间血糖波动等因素而增加,需要密切监测眼部情况。
2.糖尿病肾病: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早期可能仅有微量白蛋白尿,若不及时控制病情,逐渐进展为大量蛋白尿、肾功能减退,最终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一般来说,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确诊,就需要定期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来筛查糖尿病肾病,有研究显示,约20%-4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糖尿病肾病,而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情况的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会进一步升高。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其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减退,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相对更高,更要加强肾脏相关指标的监测。
二、大血管并发症
1.心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等。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这是因为高血糖会导致脂质代谢紊乱、血压升高、血液高凝状态等,进而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4倍。对于有吸烟、肥胖等不良生活方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会进一步加剧,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肥胖会引起胰岛素抵抗等,共同加速心血管病变的进程。
2.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较高。高血糖可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同时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血管容易发生狭窄、堵塞或破裂出血。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更高,且病情往往更为严重,预后较差。
三、神经病变
1.周围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类型,表现为四肢麻木、刺痛、灼热感、感觉减退等,呈对称性分布,以下肢较为常见。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运动神经受累,导致肌肉无力、萎缩等。据统计,约30%-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会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病程较长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女性患者,在妊娠期间由于血糖波动等因素,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风险可能会有所变化,需要特别关注。
2.自主神经病变:可影响心血管、消化、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心血管系统受累可表现为静息性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消化系统受累可出现胃排空延迟、便秘或腹泻等;泌尿生殖系统受累可表现为尿失禁、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自主神经病变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也较高,随着病程延长,发生率逐渐增加,病程超过20年的患者中约80%会出现自主神经病变相关症状。
四、其他并发症
1.足部病变:由于神经病变导致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加上血管病变使足部血液循环不良,容易发生足部溃疡、感染、坏疽等,严重时可能需要截肢。据报道,约15%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其一生中会发生足部溃疡,而足部溃疡患者中约1%-4%需要截肢。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合并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足部护理,每天检查足部情况,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足部感觉更加迟钝等原因,更要加强足部的保护。
2.口腔并发症:如牙周炎等。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容易引发口腔感染,导致牙周组织炎症,出现牙龈红肿、出血、牙齿松动等症状。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3倍。对于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控制血糖对于预防口腔并发症也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