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是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综合征,发病机制包括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失血等,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等一般及各系统症状,通过血常规等检查诊断,需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低血糖是成年人空腹血糖低于2.8mmol/L或糖尿病患者血糖≤3.9mmol/L,因糖摄入、生成、消耗或转化异常致,有自主神经和中枢神经等症状,靠血糖测定等诊断,轻症口服含糖食品,重症静脉注射葡萄糖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对其有影响,需针对性应对。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糖摄入不足、生成不足、消耗过多或转化过多等。比如,糖尿病患者使用降糖药物不当,或长时间未进食而运动量过大时容易发生低血糖。
临床表现
贫血
一般表现: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最常见的体征,可伴有乏力、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等,儿童可能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不同类型的贫血还有各自特点,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可出现异食癖、口角炎、舌炎等;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可有舌炎、牛肉舌等表现。
各系统表现:心血管系统方面,重度贫血时可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贫血性心脏病;消化系统可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或腹泻等;呼吸系统可出现呼吸加快加深等。
低血糖
自主神经症状:患者会出现饥饿感、手抖、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症状。这是因为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大量肾上腺素所致。
中枢神经症状:初期可表现为精神不集中、思维和语言迟钝、头晕、嗜睡、视物不清、步态不稳等;严重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甚至死亡。儿童低血糖时可能还会出现哭闹不安、易激惹等特殊表现。
诊断方法
贫血
血常规检查:通过血常规可以初步判断是否贫血,以及大致判断贫血的类型。例如,红细胞计数、Hb浓度、血细胞比容等指标可以明确贫血的程度,而红细胞形态、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可以为贫血的病因诊断提供线索。
进一步检查:根据血常规结果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缺铁性贫血需要检测血清铁、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等;巨幼细胞贫血需要检测叶酸、维生素B水平等;怀疑溶血性贫血时需要进行胆红素、网织红细胞计数、Coombs试验等检查。
低血糖
血糖测定:血糖测定是诊断低血糖的主要依据,包括空腹血糖、发作时血糖测定。如果有条件,还可以进行持续血糖监测,以明确低血糖的发作情况。
其他检查:对于反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检查,如进行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等,以排除胰岛素瘤等疾病;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需要检查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
治疗原则
贫血
饮食调整:根据贫血的类型进行饮食调整。例如,缺铁性贫血患者应多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应多摄入富含叶酸和维生素B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肉类、蛋类等。
药物治疗:针对不同类型的贫血使用相应药物。如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治疗;巨幼细胞贫血使用叶酸和维生素B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儿童贫血在饮食调整的基础上,根据病因进行相应处理,例如缺铁性贫血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剂量。
低血糖
轻症处理:对于轻度低血糖患者,可口服含糖食品,如糖果、含糖饮料等,一般进食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重症处理:对于出现昏迷等严重低血糖症状的患者,应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然后根据情况持续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对于糖尿病患者发生的低血糖,在纠正低血糖后还需要调整降糖药物的使用方案。儿童发生低血糖时,应尽快给予含糖量适当的食物,如果汁等,且要注意喂食的速度和量,避免误吸等情况发生。
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影响及应对
年龄
儿童:儿童贫血可能与生长发育快、铁等营养素摄入不足有关,如婴幼儿单纯母乳喂养未及时添加辅食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儿童低血糖可能与进食不规律、运动量过大等有关,例如学龄前儿童玩耍时消耗能量多但未及时补充食物易发生低血糖。应对上,儿童贫血需要合理添加辅食,保证营养均衡;儿童低血糖要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运动前后适当补充能量。
老年人:老年人贫血可能与造血功能减退、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恶性肿瘤等)有关。老年人低血糖可能与降糖药物使用不当、进食减少等有关,且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应对上,老年人贫血需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必要时补充造血所需营养素;老年人低血糖要谨慎使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进食要规律,身边可常备含糖食品。
性别
女性:女性特殊的生理周期(如月经过多)易导致缺铁性贫血。女性低血糖可能与减肥过度、月经期间等因素有关。应对上,女性贫血者要关注月经情况,必要时治疗月经过多;女性低血糖者要科学减肥,月经期间注意能量补充。
生活方式
长期素食者: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或巨幼细胞贫血,因为素食中含铁及维生素B等相对较少。长期素食者要注意补充富含铁和维生素B的食物或营养素。
运动量过大者:若未及时补充能量,容易发生低血糖。运动量过大者运动前后要适当补充能量。
病史
有基础疾病者:如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且长期糖尿病可能导致微血管病变等,间接影响贫血的发生发展;有慢性肾病的患者易出现肾性贫血。有基础疾病者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贫血或低血糖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