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有神经根型(有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症状)、脊髓型(有感觉、运动障碍等症状)、交感神经型(有交感神经兴奋或抑制症状)、椎动脉型(有眩晕、头痛等症状);腰椎病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痛、下肢放射痛、麻木、肌力下降等症状)、腰椎管狭窄症(有间歇性跛行、下腰痛等症状,需区分神经源性与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腰肌劳损(有腰部酸痛或胀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一、颈椎病的症状
(一)神经根型颈椎病
1.疼痛症状
颈部疼痛可放射至肩部、上肢,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酸痛、胀痛或电击样痛等。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颈椎退变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这种放射性疼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由于颈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也易引发该型颈椎病导致疼痛。例如,一项临床研究发现,长期伏案工作者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疼痛症状较为明显。
疼痛通常与颈部活动有关,如颈部过度屈伸、旋转等动作可诱发或加重疼痛。
2.麻木症状
上肢可出现麻木感,多累及手指,麻木范围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对于女性患者,如果从事精细手部工作,如刺绣等,手部麻木可能会对其工作产生较大影响。儿童若因先天性颈椎发育异常等原因患神经根型颈椎病,也可能出现上肢麻木,但相对较少见。麻木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感觉功能。
3.运动障碍
上肢肌力可能下降,表现为握力减弱,拿东西时容易掉落。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出现上肢肌肉萎缩,尤其是小鱼际肌、骨间肌等。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肌肉本身有一定的退变,若合并颈椎病导致的运动障碍,恢复相对较慢。
(二)脊髓型颈椎病
1.感觉障碍
患者可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减退,可表现为手脚像戴了手套或穿了袜子一样的感觉。老年人由于感觉神经本身有一定的退化,对于感觉障碍的感知可能相对迟钝,但病情进展时仍会逐渐显现。儿童患脊髓型颈椎病较为罕见,多与先天性颈椎管狭窄等因素有关,感觉障碍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同样会影响其肢体的感觉功能。
部分患者会有胸腹部的束带感,如同被带子捆绑一样,束缚感较明显。
2.运动障碍
下肢可出现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容易摔倒。患者行走时步态蹒跚,左右摇晃。中老年人由于平衡能力本身有所下降,若合并脊髓型颈椎病导致的运动障碍,摔倒的风险更高。上肢可出现精细动作障碍,如写字、持筷等动作变得不灵活。
严重时可出现四肢肌力减退,甚至瘫痪。
(三)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可出现头痛、头晕,疼痛多为单侧头部隐痛或胀痛。年轻女性若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较大的状态,更容易诱发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出现头痛、头晕症状。患者还可出现视物模糊、眼胀、心跳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耳部症状。
2.交感神经抑制症状
可表现为头晕、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症状。
(四)椎动脉型颈椎病
1.眩晕
常表现为突发性眩晕,多在颈部活动时发作,如颈部旋转时突然出现眩晕,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摔倒。老年人由于颈部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椎动脉型颈椎病导致的眩晕发生率相对较高,且摔倒风险较大。眩晕发作时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2.头痛
头痛多为后枕部或顶枕部疼痛,疼痛性质可为跳痛或胀痛。
二、腰椎病的症状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
1.腰痛
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可位于下腰部正中或偏一侧。久坐、久站或劳累后腰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中老年人由于腰椎间盘退变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腰痛症状。女性在妊娠期由于腰部负担加重,也易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痛。
疼痛可向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或足背放射,即坐骨神经痛。
2.下肢放射痛
当椎间盘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时,出现下肢放射痛。疼痛程度不一,轻者可为酸痛,重者如电击样痛。咳嗽、打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的动作可使疼痛加剧。
3.麻木
下肢可出现麻木感,麻木区域与受累神经根支配区域一致。例如,腰4-5椎间盘突出可导致小腿前外侧及足背内侧麻木,腰5-骶1椎间盘突出可导致小腿后外侧及足底麻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由于腰部受力较大,更容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麻木症状。
4.肌力下降
部分患者可出现下肢肌力减退,如足下垂、拇趾背伸无力等。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行走和站立功能。
(二)腰椎管狭窄症
1.间歇性跛行
患者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需停下休息一段时间才能继续行走,再次行走一段距离后症状又复发。老年人由于腰椎退变导致椎管狭窄的发生率较高,间歇性跛行是其常见症状之一。行走距离的长短因人而异,病情较轻者可能行走数百米就出现症状,病情较重者可能行走数十米就出现症状。
2.下腰痛
多数患者有下腰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伴有臀部疼痛。疼痛可在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3.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与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区别
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是由于腰椎管狭窄导致神经受压,行走时神经缺血缺氧加重而出现症状,休息后神经血供改善,症状缓解;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是由于下肢血管病变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引起,休息后一般不能缓解症状,且血管源性间歇性跛行的疼痛部位多在臀部、大腿后侧等,与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有所不同。
(三)腰肌劳损
1.腰部酸痛或胀痛
疼痛可反复发作,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长期弯腰工作者(如农民、搬运工)由于腰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患腰肌劳损出现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可局限于腰部,也可向臀部放射,但一般不超过膝关节。
2.腰部活动受限
腰部活动可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前屈、后伸、旋转等动作,患者弯腰困难,不能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