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怎么检查

来源:民福康

血液、尿液检查可评估肾功能、电解质及尿液成分等,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肾活检可观察肾脏结构及明确病理类型,基因检测可明确是否存在致病基因变异,不同年龄段人群检查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电解质检测:肾小管对电解质的重吸收和排泄起着重要调节作用,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患者常存在电解质紊乱。常见需要检测的电解质有钾、钠、氯、钙等。比如肾小管酸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血钾、血钠、血钙等的异常改变。对于婴幼儿,由于其体液调节功能不完善,电解质紊乱可能会更快地表现出来,且更易出现严重的电解质失衡情况,需要密切监测。

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等一般性状,以及尿蛋白、尿糖、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患者的尿液可能会出现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为主)、血尿(程度可轻可重)等情况。不同性别在尿液成分上一般无显著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会影响尿常规结果,需要避开这些时期进行检测。对于儿童,留取尿液标本时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污染,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尿渗透压测定:肾小管可以浓缩和稀释尿液,尿渗透压能反映肾小管的浓缩稀释功能。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患者的尿渗透压可能会降低,提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不同年龄阶段的尿渗透压正常范围不同,儿童的尿渗透压相对较低,且受年龄、hydration(hydration状态)等因素影响较大。例如,婴幼儿在脱水状态下尿渗透压会明显降低,而正常hydration时其尿渗透压有相应的正常范围。

尿有机酸分析:某些遗传性肾小管疾病与有机酸代谢异常有关,通过尿有机酸分析可以检测出相关的异常有机酸成分。比如遗传性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可能伴有特定有机酸的排泄异常。对于有可疑遗传代谢性肾小管疾病的患者,尿有机酸分析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且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代谢方面存在差异,分析结果时需要结合年龄因素进行判断。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等。遗传性肾小管疾病患者的肾脏可能出现形态改变,如肾脏体积缩小等情况。不同年龄段肾脏的超声表现有所不同,儿童肾脏相对较小,超声检查时需要注意测量标准符合儿童特点。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对于评估肾脏的大体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初步筛查的手段之一。

肾活检:肾活检是明确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病理类型的重要检查方法。通过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等检查,可以明确病变的具体类型,如遗传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的具体亚型等。但肾活检是有创检查,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需要充分评估其风险和获益。在进行肾活检前,需要对患儿的凝血功能等进行详细评估,以降低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活检后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尿液情况等,确保患儿安全。

基因检测

针对已知致病基因的检测: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是否存在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变异。目前已经发现了多种与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相关的致病基因,如编码肾小管相关转运蛋白等的基因。基因检测可以进行家系筛查等,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及其亲属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进行基因检测的意义相同,但对于儿童患者,需要考虑其遗传咨询等相关问题,由专业人员向患儿家属解释基因检测结果及其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等情况。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什么是肾性氨基酸尿症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肾性氨基酸尿症是严重以近端肾小管对氨基酸转运障碍为主,使排出的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的肾小管疾病。 肾性氨基酸尿症可分为遗传性和后天获得性两种情况。遗传性肾性氨基酸尿症一般发生在儿童,通常会出现胱氨酸尿、二碱基氨基酸尿、中性氨基酸尿等情况。而后天获得性肾性氨基酸尿症可发生于成人和儿童,但成人更加常见
尿蛋白高是怎么回事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高可能是生活习惯不良导致的,也可能与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疾病有关。 1、生活习惯不良 近期频繁活动导致肾脏血管发生痉挛,会引起肾小球滤过功能,出现暂时性的尿蛋白升高。 2、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膜性肾病疾病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使大分子的蛋白质从血液中渗漏入尿液中,引起尿蛋
蛋白尿原因是什么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蛋白尿的原因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慢性肾脏疾病等因素导致。 1、肾小球疾病 当肾小球损伤或炎症,如肾炎、IgA肾病、糖尿病肾病等,会导致其滤过功能障碍时,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泄漏到尿液中,引起蛋白尿。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主要负责对尿液的再吸收和排泄调节,当肾小管功能异常时,如肾小管酸中毒、Fa
尿蛋白过高是什么病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过高考虑是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全身性疾病等引起的。 1、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可引起肾功能损害,造成尿蛋白过高。 2、肾小管疾病 肾盂肾炎、反流性肾病、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等肾小管疾病,也会造成尿蛋白过高。 3、全身性疾病
尿常规电导率偏低的原因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常规电导率是反映尿液中离子浓度的一项重要指标,电导率偏低说明尿液中离子含量较低,可能是尿路感染、肾小管疾病、肾功能衰竭等原因造成的。 1、尿路感染 发生尿路感染时,细菌大量繁殖会消耗尿液中的离子,从而导致尿常规电导率降低。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是尿液形成过程中重要的部位之一,发生肾小管疾病时会导
尿蛋白流失是什么病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尿蛋白流失产生主要考虑和糖尿病肾病、肾小球肾炎、肾小管疾病等因素有关。 1、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良时,高血糖环境可能会损伤肾小球、肾小管,形成糖尿病肾病,促使肾脏损伤,蛋白质丢失增多,并通过尿液排出。 2、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时,患者因为炎症反应造成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改变,较容易导致蛋白质
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出现蛋白尿的主要原因有生理性因素、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等。 1、生理性因素 比如剧烈运动、发热、寒冷或高温环境刺激等,都会引起生理性蛋白尿。 2、肾小球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膜性肾病、IgA肾病、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原因导致肾小球屏障功能遭破坏,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中白蛋白和高分子蛋白进入血液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什么病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儿童肾病综合征是一组疾病的统称,主要包括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等症状,通常是由肾小球疾病或肾小管疾病导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 儿童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药物中毒等。常见的原因之一是免疫系统对肾脏组织的异常反应,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进而出现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等症状。儿童在
什么肾病容易患尿毒症
王暴魁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肾小球疾病、肾小管疾病、肾血管疾病等肾病都比较容易患尿毒症。 1、肾小球疾病 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疾病可导致肾脏的滤过功能受到损害,当病情持续发展导致肾衰竭时,就会容易引发尿毒症。 2、肾小管疾病 肾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功能,当肾小管部位发生病变时,可导致其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肾脏持续受损,
尿常规能检查出什么肾病吗
刘文军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尿常规可以检查出肾炎、肾小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等肾病。 1、肾炎 如果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液中的红细胞含量增多,检测出蛋白尿,此时患者可能患有肾炎,需要进一步精确检查明确肾功能损害程度,比如肾小球滤过功能检测、泌尿系超声检查等。 2、肾小管疾病 如果患者通过尿常规检测到尿液中存在结晶,或者患者尿液
肾小管疾病会引起精神病吗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管疾病没有听说有精神病的,但是有一些肾小管疾病发展到终末期,你又没有特别及时治疗,肌酐已经很高了,那有一个统称叫尿毒症相关脑病,这个可就不是肾小管疾病了。小管、小球、血管、间质这些所有的肾脏病发展到终末期,而又没有特别及时的治疗,都可能会出现尿毒症相关的脑病,所以找清原因,及时治疗,规律诊治这是最好的,所以我们医院也开始了叫慢性肾脏病
肾小管疾病一定会发展为尿毒症吗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管疾病一定要找清原因,小管病通常比小球病好治,用药剂量通常也不会特别大,进展的速度会偏慢,所以不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如果是急性肾小管损伤,可以达到治愈目的。但如果是慢性小管和间质损伤,就不能根治,疾病可能会缓慢加重,几乎所有慢性肾脏病的结局都是尿毒症和肾衰竭。
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疾病哪个严重
杨洁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肾小球疾病一般比小管疾病更严重,因为肾小球从功能学上说主要作用是滤过,所以尿蛋白的幅度会更高,可能两个加号、三个加号甚至四个加号,肌酐水平也会比较高。而小管间质的主要作用是重吸收,一般不会出现少尿的情况。但尿里可能也会出现红白细胞,几乎都是无菌性的红白细胞尿。理论来说,小管和间质的疾病生存期会更好。因为管尿的重吸收,所以病人到后期可能肿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