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胎盘早剥需采取多方面措施,包括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异常、控制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基础疾病,避免腹部外伤、注意性生活安全,保持合理休息、避免吸烟饮酒,警惕妊娠期糖尿病并控制血糖。
一、定期产检
定期进行产检是避免胎盘早剥的重要措施。通过产检可以及时发现孕妇和胎儿的异常情况。例如,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胎盘的位置、形态等情况,一般从妊娠早期开始就要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妊娠中晚期超声检查能更清晰地了解胎盘状况,若发现胎盘位置异常等情况,医生可提前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监测。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患有高血压、慢性肾脏疾病等,产检的频率可能需要适当增加,以便更密切地关注孕妇和胎儿的状况。
二、控制基础疾病
1.高血压患者:患有高血压的孕妇要积极控制血压。血压过高是导致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之一。孕妇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但要限制盐的摄入,一般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同时要适当运动,如在医生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如果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血压控制不佳,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适的范围,一般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左右较为理想。
2.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患有慢性肾脏疾病的孕妇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治疗和监测。这类孕妇的肾功能可能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等,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要定期监测肾功能、尿蛋白等指标,同时注意监测血压等情况。在饮食方面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一般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鱼类等,同时要保证热量的供应,可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类食物。
三、避免腹部外伤
孕妇要注意避免腹部受到外伤,比如避免碰撞、摔倒等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小心行动,尤其是在孕中晚期,腹部比较突出,更容易受到伤害。例如上下楼梯时要扶好扶手,避免快速转身等可能导致腹部受伤的动作。如果发生了腹部外伤,不管轻重都要及时就医检查,因为腹部外伤可能会引起胎盘早剥等严重并发症。
四、注意性生活安全
孕中晚期要注意性生活的安全。性生活不当可能会刺激子宫,引起子宫收缩,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一般孕早期和孕晚期要尽量避免性生活,孕中期如果进行性生活也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子宫。如果在性生活后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
五、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1.合理休息:孕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建议每天睡眠7-8小时以上。休息时要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少增大的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改善子宫胎盘的血液循环,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
2.避免吸烟饮酒:孕妇要严格戒烟戒酒,吸烟和饮酒都会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饮酒可能会干扰胎儿的正常发育,同时也会增加胎盘早剥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六、警惕妊娠期糖尿病
对于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要积极控制血糖。妊娠期糖尿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也可能增加胎盘早剥的风险。孕妇要遵循糖尿病饮食原则,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少食多餐,同时适当进行运动,如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散步等活动。如果通过饮食和运动血糖控制不理想,可能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等药物来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3.3-5.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L左右较为理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