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少尿或无尿,因肾脏滤过功能下降所致;体液过多,表现为水肿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有高钾、低钠、高磷低钙等情况;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相关症状;消化系统有食欲不振等早期表现;心血管系统有高血压、心力衰竭;呼吸系统有肺水肿;神经系统有早期乏力头晕等表现,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症状可能有差异。
一、少尿或无尿
1.定义及表现:急性肾衰竭患者可出现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这是因为肾脏滤过功能急剧下降,导致尿液生成减少。例如,某些急性肾损伤病因可直接破坏肾单位,使肾小球滤过率迅速降低,从而引发少尿或无尿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少尿或无尿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需要密切关注尿量变化。
二、体液过多
1.表现及机制:患者可出现水肿,常见于眼睑、下肢等部位,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所致。同时,患者还可能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等。在老年患者中,由于其身体机能衰退,对体液平衡的调节能力下降,体液过多的情况可能更容易加重,需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水肿程度等。
三、电解质紊乱
1.高钾血症:是急性肾衰竭常见且严重的电解质紊乱之一。血钾水平升高可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肾脏排钾减少,同时组织分解代谢增加,细胞内钾释放到细胞外。例如,创伤、感染等病因导致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对于儿童患者,高钾血症可能会影响心肌收缩功能和传导功能,需要及时监测血钾水平。
2.低钠血症:可表现为乏力、淡漠、嗜睡等,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主要是由于水潴留引起稀释性低钠血症,或者呕吐、腹泻等导致钠丢失过多。在老年患者合并有胃肠道症状时,更易出现低钠血症,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钠平衡情况。
3.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可引起皮肤瘙痒、骨痛等,低钙血症可导致手足抽搐。这是因为肾脏排磷减少,血磷升高,进而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影响钙的代谢。对于儿童患者,钙磷代谢紊乱可能会影响骨骼发育,需要关注相关指标变化。
四、代谢性酸中毒
1.表现及机制:患者可出现深大呼吸、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是由于肾脏排酸能力下降,酸性代谢产物潴留所致。在糖尿病合并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中,代谢性酸中毒可能更为常见,需要及时纠正酸碱平衡。
五、消化系统症状
1.早期表现: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体内毒素潴留,影响胃肠道功能。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消化系统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饮食情况和消化道症状变化。
六、心血管系统症状
1.高血压:多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可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等。在儿童高血压患者中,需要排查是否由急性肾衰竭等肾脏疾病引起。
2.心力衰竭:由于体液过多、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心力衰竭表现。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需要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七、呼吸系统症状
1.肺水肿:当体液过多时,可导致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这是因为过多的体液积聚在肺部,影响气体交换。对于儿童患者,肺水肿可能会迅速影响呼吸功能,需要及时采取措施。
八、神经系统症状
1.早期表现:患者可出现乏力、头晕、烦躁不安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意识障碍、抽搐、昏迷等。主要是由于毒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影响神经系统功能。对于老年患者,神经系统功能相对衰退,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会更加严重,需要关注患者的神经精神状态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