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及不同人群特点,症状包括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异常)、尿液改变(尿量、尿色、蛋白尿变化)、全身症状(乏力疲倦、贫血、高血压);儿童患者有生长发育迟缓等突出表现且病情进展可能快;成年人多与药物、自身免疫病相关,高血压等并发症影响明显,生活方式对病情影响大;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病,病情表现不典型,用药需谨慎。
一、症状表现
(一)肾功能损害相关表现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影响体内代谢废物排出及营养物质的滤过吸收,导致营养供给不足,影响生长;成年人则可能逐渐出现体力下降、易疲劳等情况,这是因为机体代谢废物堆积,内环境紊乱,影响各器官功能。肾功能逐渐减退时,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会升高,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肾功能损害程度。
2.肾小管功能异常:可表现为夜尿增多,这是因为肾小管浓缩功能受损,夜间尿液浓缩能力下降,导致排尿次数增加。对于儿童,夜尿增多可能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生长发育;成年人则可能因夜间频繁起夜影响休息,长期可导致精神状态不佳。还可能出现肾性糖尿,即尿中葡萄糖含量增加,但血糖正常,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障碍所致;以及氨基酸尿等情况。
(二)尿液改变
1.尿量变化:早期尿量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肾功能进一步损害时,可能出现尿量减少,这是因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液生成减少。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因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尿量增多的情况。儿童尿量变化若不及时关注,可能影响体液平衡,导致脱水或水肿等问题;成年人尿量异常也会影响体内水盐平衡,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2.尿色异常:可出现尿液混浊,这可能与尿液中蛋白质、细胞等成分增多有关;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即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外观呈洗肉水样等。血尿的出现可能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等部位有出血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尿的原因可能略有不同,儿童血尿需排查是否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等情况,成年人则需考虑结石、肿瘤等多种因素。
3.蛋白尿: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尿常规检查可发现尿蛋白阳性。蛋白尿的出现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蛋白质漏出增多。长期大量蛋白尿可导致低蛋白血症,使儿童出现水肿、生长缓慢等表现,成年人则可能出现浮肿、抵抗力下降等情况。
(三)全身症状
1.乏力、疲倦:较为常见,各年龄人群均可出现。由于肾功能受损,机体代谢废物堆积,毒素刺激神经肌肉系统,导致患者感觉乏力、疲倦。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参与原本喜爱的活动;成年人则工作效率降低,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2.贫血: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常出现贫血,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影响红细胞的生成。儿童贫血可能导致面色苍白、生长发育受影响,注意力不集中等;成年人贫血则会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3.高血压:约半数以上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这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可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儿童高血压需警惕是否为继发性高血压,可能影响其血压调节机制及器官发育;成年人高血压若控制不佳,可导致心脑血管并发症等。
二、不同人群特点
(一)儿童
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可能因先天性泌尿系统异常、遗传因素等起病。除上述一般表现外,生长发育迟缓更为突出,可能伴有骨骼发育异常等情况。由于儿童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可能较快,需密切监测肾功能及生长发育指标,及时发现并干预。
(二)成年人
成年人慢性间质性肾炎多与药物、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相关。高血压等并发症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且由于成年人社会活动较多,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更为显著,如是否合理用药、是否注意休息等都会影响病情进展,需引导成年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配合治疗。
(三)老年人
老年人慢性间质性肾炎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病情表现可能不典型,肾功能减退的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此外,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及耐受能力下降,在治疗过程中需更加谨慎选择药物,避免加重肾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