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间质性肾炎有全身过敏表现(儿童易发热、有皮疹、关节痛,成人类似,有药物过敏史等人群更易出现,儿童尿量减少难察觉,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和肾脏表现(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及尿路刺激症状,儿童表现可能被忽视);慢性间质性肾炎有肾功能减退表现(儿童生长发育受影响,成人有乏力等全身不适、贫血高血压,早期夜尿增多,随后蛋白尿、尿比重降低)和电解质紊乱表现(儿童肌无力等,成人四肢麻木等,不规律饮食等加重,有慢性腹泻等病史者更严重)。
一、急性间质性肾炎表现
1.全身过敏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与成人在全身过敏表现上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更易出现发热,体温可高达38℃-39℃左右,成人也可出现发热,同时伴有皮疹,皮疹多为斑丘疹,可分布于全身,还可伴有关节痛,儿童关节痛可能表述不清,但会有哭闹、不愿活动等表现。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使用某些可能导致间质性肾炎的药物(如抗生素)时,过敏表现可能与男性类似。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接触某些过敏原的人群相对更易出现全身过敏表现,比如长期接触花粉的人群在使用相关药物引发间质性肾炎时,全身过敏表现可能更明显。
病史影响:有药物过敏史或特应性体质的人群,出现全身过敏表现的概率更高,在使用可能致病药物后,全身过敏表现会更突出。
肾功能损伤表现:可出现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尿量可减少至400ml/日以下,儿童尿量减少可能更难察觉,需密切观察,同时血肌酐和尿素氮会升高,血肌酐每日可上升44.2-88.4μmol/L左右,儿童由于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血肌酐升高幅度可能与成人不同,但也会呈现上升趋势。
2.肾脏表现
尿液异常:可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轻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2g左右,儿童蛋白尿可能通过尿常规检测发现尿蛋白阳性;可出现血尿,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肉眼血尿时尿液呈洗肉水样,儿童血尿可能更易被忽视,需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镜下红细胞增多。还可出现白细胞尿,尿中白细胞计数增多,可伴有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儿童尿路刺激症状可能表述不清,仅表现为排尿时哭闹等。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
1.肾功能减退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肾功能减退时,生长发育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身高、体重增长缓慢,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儿童的正常生长曲线;成人则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随着肾功能进一步减退,可出现贫血、高血压等表现,贫血可使成人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肾功能减退可能会加重,出现水肿等表现更明显。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高蛋白饮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肾功能减退,比如长期高蛋白饮食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肾功能减退的进程;吸烟会影响肾脏血流灌注,不利于肾功能的维持。
病史影响:有慢性肾盂肾炎病史、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病史的人群,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肾功能减退会更严重,肾功能下降速度更快。
尿液异常:早期可出现夜尿增多,儿童可能表现为夜间排尿次数较以往增加,成人夜尿增多可影响睡眠质量;随后可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轻-中度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多在1-3g左右,也可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尿中β-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增多;还可出现尿比重降低,尿比重可低于1.010,儿童由于肾脏浓缩功能相对较弱,尿比重降低可能更早出现。
2.电解质紊乱表现
年龄因素: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电解质紊乱时,对生长发育影响更大,比如出现低钾血症时,儿童可能出现肌无力,严重时可影响呼吸肌导致呼吸困难,婴儿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反应差;成人低钾血症可出现四肢麻木、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
性别差异:一般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电解质紊乱可能会有不同表现,比如月经前后钾的代谢可能会有变化,影响低钾血症的程度。
生活方式影响:不规律饮食等生活方式会加重电解质紊乱,比如长期偏食导致钾摄入不足,会加重低钾血症的发生。
病史影响:有慢性腹泻等病史导致电解质丢失的人群,慢性间质性肾炎出现电解质紊乱会更严重,电解质紊乱纠正更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