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早期会出现尿量、水肿、尿液、身体其他不适等方面的变化。尿量早期可能夜尿增多;水肿早期多为眼睑或下肢轻度水肿,与蛋白质代谢致低蛋白血症有关;尿液有微量蛋白尿,血尿较少见;身体会有疲劳乏力,部分患者血压升高,且这些表现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相关,男女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
一、尿量变化
1.早期可能出现的情况:糖尿病肾病早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量异常,比如夜尿增多。正常情况下,夜间排尿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而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夜尿次数增多,这是因为肾脏的滤过功能开始出现轻微改变,影响了尿液的浓缩功能,使得夜间尿液生成相对增多。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都可能发生,但一般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相对更易出现,这与随着年龄增长肾脏功能本身有一定退化有关;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高血糖、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素会加速肾脏功能的损伤,进而影响尿量;从病史角度,有较长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更易出现尿量早期变化。
2.与性别关系:男性和女性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量变化上没有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都可能出现夜尿增多等情况,但需要结合个体的整体糖尿病病情来综合判断。
二、水肿表现
1.早期水肿特点:糖尿病肾病早期水肿可能不明显,多为眼睑水肿或下肢轻度水肿。晨起时眼睑水肿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身体处于相对平卧状态,水分容易积聚在眼睑等组织疏松部位。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肾脏功能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出现这种水肿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高盐饮食会加重水肿症状,因为盐会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使水肿更易发生;从病史角度,糖尿病病史较长且血糖、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出现水肿的概率相对更高。女性在妊娠等特殊生理阶段如果合并糖尿病肾病,水肿情况可能会有不同表现,但一般早期主要还是以眼睑和下肢轻度水肿为主。
2.水肿与其他因素关系:水肿还可能与患者的蛋白质代谢有关,糖尿病肾病早期肾脏滤过膜受损,会导致蛋白质从尿液中流失,引起低蛋白血症,而低蛋白血症是导致水肿的一个重要原因,低蛋白血症会使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容易从血管内渗出到组织间隙,从而引起水肿。
三、尿液异常
1.蛋白尿情况:糖尿病肾病早期最常见的尿液异常是微量蛋白尿。正常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极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小于0.15g。而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时,会发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增多,在30-300mg/24h之间。从年龄方面,中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肾脏功能基础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微量蛋白尿;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血糖未得到有效控制,会损伤肾小球的滤过膜,导致蛋白质漏出增加;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微量蛋白尿的几率更高。男性和女性在这方面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主要还是取决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情况。
2.血尿情况:糖尿病肾病早期血尿相对较少见,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镜下血尿。镜下血尿是指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发现有红细胞存在。如果出现血尿,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合并有其他泌尿系统疾病,但糖尿病肾病本身早期以微量蛋白尿为主,血尿不是最典型的早期表现。不过,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血尿,也不能忽视糖尿病肾病的可能,要综合评估肾脏情况。
四、身体其他不适
1.疲劳乏力: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乏力的症状。这是因为肾脏功能受损后,身体的代谢废物排泄受到影响,体内毒素积聚,会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能量产生,从而使患者感到疲劳。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本身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这种疲劳感;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消耗身体能量,再加上肾脏功能损伤导致的不适,会加重疲劳感;有较长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疲劳乏力症状可能更明显。男性和女性在疲劳乏力表现上没有明显性别差异,主要与糖尿病肾病的病情程度相关。
2.血压变化:部分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会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糖尿病和高血压常常相互影响,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而糖尿病肾病发生后,肾脏的排钠排水功能受到影响,也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高血压又会反过来加重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形成恶性循环。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本身高血压患病率相对较高,再合并糖尿病肾病时,血压升高情况更需关注;生活方式中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会促使血压升高,进而影响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血压升高的风险更大。男性和女性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血压变化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关键还是在于糖尿病病情和血压的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