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患者需从合理饮食(保证优质蛋白、控盐、合理摄入脂肪)、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环境清洁、避人员密集场所)、适度运动与休息(适当运动、充足休息)、定期体检(儿童成人定期查肾相关)、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控压、糖尿病患者控糖)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以维护健康。
一、合理饮食
1.蛋白质摄入: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应保证适量优质蛋白质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类等。一般来说,成人每天每千克体重约需1.0-1.2克优质蛋白质,这样既能补充身体丢失的蛋白质,又可避免过多蛋白质摄入加重肾脏负担。儿童由于生长发育需要,蛋白质摄入量可适当增加,但也需根据具体病情调整。例如,肾功能正常的患儿,蛋白质摄入量可维持在每天每千克体重2-3克;若肾功能受损,则需适当减少。
2.控制盐分:日常饮食要限制盐分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3克以下。因为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水肿,过多盐分摄入会导致水钠潴留,加重水肿症状。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应避免食用咸菜、腌制品等高盐食物。例如,成人可选择用新鲜食材烹饪,少放酱油、味精等含钠调料;儿童则要注意避免食用大人的高盐饭菜,选择清淡口味的食物。
3.合理摄入脂肪:适量摄入健康脂肪,如橄榄油、鱼油等。肾病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过多摄入饱和脂肪会加重血脂异常。可多吃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减少动物油、肥肉等饱和脂肪的摄入。儿童在选择食物时,家长要注意为其搭配健康的脂肪来源,如用橄榄油烹饪儿童餐。
二、预防感染
1.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洗手能有效减少手上携带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儿童,家长要教导并监督其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如每次洗手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认真揉搓至少20秒。
2.环境清洁:居住环境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定期打扫房间,更换床单被罩等。潮湿、不通风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霉菌等,增加感染机会。儿童的居住环境更要注意定期清洁和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例如,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3.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商场、超市、游乐场等。这些场所人员复杂,病原体传播风险高。成人也应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降低感染几率。若必须前往,可佩戴口罩以减少病原体吸入。
三、适度运动与休息
1.适当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儿童,可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如跳绳、踢毽子等,但要控制运动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消耗体力。成人则可根据身体状况每周进行3-5次运动,每次30分钟左右。
2.充足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每天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期,充足的休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免疫功能和生理代谢。儿童每天需要保证10-12小时的睡眠时间,成人也应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肾病综合征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要避免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
四、定期体检
1.儿童定期体检:儿童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肾脏相关检查。通过定期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肾脏问题,如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一般建议儿童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尿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蛋白尿等肾病综合征的早期迹象。家长要重视儿童的定期体检,按照医生建议的时间带孩子进行检查。
2.成人定期体检:成人也应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有家族肾病病史、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定期体检中的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肾病综合征。一般建议成人每年进行一次常规体检,对于高危人群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例如,有家族肾病病史的成人,每半年可进行一次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
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1.高血压管理:如果患有高血压,要积极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增加肾脏损伤的风险,对于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情况,要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如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而合并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将血压控制得更低,如130/80mmHg以下。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但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儿童若合并高血压,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降压治疗方案,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基础上的合理用药。
2.糖尿病控制: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高血糖会损害肾脏血管,增加肾病综合征的发生风险或加重病情。通过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必要的降糖药物来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儿童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时,要特别注意饮食和运动的合理安排,确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同时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降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