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由其他疾病引发,常见病因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等,通过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治疗需针对基础疾病及对症治疗,不同人群如儿童、育龄女性、老年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定义
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肾小球炎症性疾病。它是相对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而言,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病因不明,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是由身体其他系统的疾病导致肾小球受损出现炎症反应。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等疾病都可能引发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二、常见病因及相关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育龄女性。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等部位,引发肾小球炎症。据研究,约50%-7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进而发展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糖尿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害肾小球的微血管。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随着病程的延长,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出现蛋白尿等肾小球肾炎相关表现。在糖尿病患者中,有一定比例会逐渐发展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且在一些流行病学调查中显示,糖尿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部分就是糖尿病相关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过敏性紫癜: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过敏原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等部位沉积,引起肾小球炎症。约30%-50%的过敏性紫癜患者会出现肾脏受累,表现为继发性肾小球肾炎。
三、临床表现
蛋白尿:是常见的表现之一,患者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可通过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不同病因导致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程度有所不同,例如糖尿病肾病引起的蛋白尿,早期可能为微量白蛋白尿,随着病情进展,蛋白尿会逐渐增多。
血尿:可表现为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发现红细胞增多;肉眼血尿则表现为尿液颜色发红,如洗肉水样等。例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部分会出现肉眼血尿。
水肿: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水钠潴留,患者可出现水肿。水肿可表现为眼睑、颜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患者,常因水钠潴留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
高血压:肾脏受损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被激活,导致血压升高。很多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会伴有高血压,且血压控制相对困难。
四、诊断方法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检测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等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小球损伤及损伤程度。例如尿蛋白定量可明确蛋白尿的多少,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0.5g则提示有蛋白尿异常。
血液检查:包括肾功能检查,如血清肌酐、尿素氮等,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还可进行自身抗体检测,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可检测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对于糖尿病相关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检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了解血糖情况。
病理检查:肾穿刺活检是明确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病理类型的重要方法。通过肾穿刺获取肾脏组织,进行光镜、免疫荧光、电镜检查,能准确判断肾小球病变的形态、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等,有助于明确病因和制定治疗方案。例如通过肾穿刺可以区分是狼疮性肾炎的哪种病理类型,从而指导治疗。
五、治疗原则
治疗基础疾病:针对引起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原发病进行治疗是关键。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控制自身免疫反应;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可通过饮食、运动及降糖药物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过敏性紫癜患者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根据病情使用抗过敏药物等。
对症治疗
蛋白尿: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等药物,这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压,还能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例如贝那普利等ACEI类药物,对于多种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伴有蛋白尿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水肿:根据水肿程度可使用利尿剂,如氢氯噻嗪等,但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尤其是钾离子的变化,避免出现低钾血症等并发症。对于严重水肿的患者,要注意限制水钠摄入。
高血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如ACEI/ARB类药物、钙通道阻滞剂等。要将血压控制在合适范围,一般对于有蛋白尿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以减少蛋白尿对肾脏的进一步损伤。
六、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出现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时,例如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儿童中较为常见。要特别注意寻找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在治疗过程中,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关注,药物的使用要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尿量、水肿等情况,因为儿童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育龄女性:对于患有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育龄女性,要注意妊娠对病情的影响。妊娠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在计划妊娠前,需要评估肾功能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决定妊娠时机,并在妊娠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老年人群:老年患者患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时,常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要综合考虑多种疾病的相互影响,药物的选择要更加注重安全性,避免使用对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等,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