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质性肾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有药物、感染、特发性等相关型,慢性有药物中毒、自身免疫、代谢性疾病相关型。可通过实验室(尿液、血液检查)、影像学(超声、CT、MRI)及肾活检病理检查鉴别,不同人群如儿童、育龄女性、长期用药人群鉴别时各有注意事项,需依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检查与评估来准确鉴别间质性肾炎并指导治疗。
一、间质性肾炎的分类及特点
(一)急性间质性肾炎(AIN)
1.药物相关型
多种药物可引起,如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非甾体抗炎药(布洛芬等)。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刺激免疫反应,在儿童中,使用某些抗生素后发生AIN的风险需关注,儿童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善,对药物代谢排泄能力弱,更易受药物影响。病理上可见间质水肿、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浸润。
临床表现多样,常有用药后发热、皮疹、关节痛等过敏表现,以及肾功能突然恶化,出现少尿或非少尿性急性肾衰竭,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及少量蛋白。
2.感染相关型
细菌、病毒等感染可引发,如链球菌感染后肾炎的前驱感染阶段可能伴发AIN。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如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可导致间质性肾炎,病理表现为间质炎症细胞浸润。
患者有相应感染症状,如发热、寒战等,同时出现肾功能异常,尿液检查有相应改变。
3.特发性急性间质性肾炎
病因不明,病理以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为主。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相对少见,但也有报道。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可伴有轻度蛋白尿等。
(二)慢性间质性肾炎(CIN)
1.药物及中毒相关型
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关木通、广防己等)、锂剂等。长期接触重金属(铅、镉等)也可引起。对于长期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无论年龄,都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儿童若因疾病长期用药,更要严格评估药物肾毒性风险,因其肾脏代偿能力差。病理表现为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可相对正常。
临床表现为逐渐进展的肾功能减退,早期可有夜尿增多,尿液检查可见小分子蛋白尿、肾小管性酸中毒等表现。
2.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型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可累及肾脏导致间质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女性,儿童也可发病,病理上可见间质炎症及纤维化。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应表现,如红斑狼疮患者的面部红斑、关节痛等,同时出现肾功能异常及尿液改变。
3.代谢性疾病相关型
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肾间质损伤,高尿酸血症患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肾间质导致炎症反应。在糖尿病患者中,无论年龄,都要严格控制血糖以减少肾损害,儿童糖尿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肾损害风险需重视。病理表现为间质不同程度的炎症及纤维化等改变。
临床表现为肾功能逐渐下降,糖尿病患者有血糖控制不佳的病史,高尿酸血症患者有血尿酸升高表现,尿液检查有相应异常。
二、间质性肾炎的鉴别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急性间质性肾炎时,药物相关型常可见嗜酸性粒细胞,感染相关型可见白细胞增多,慢性间质性肾炎时可见小分子蛋白尿、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等。对于儿童尿液检查,要注意留取标本的规范性,确保结果准确。
尿沉渣镜检:急性间质性肾炎可见嗜酸性粒细胞等,慢性间质性肾炎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尿渗透压及肾功能指标:急性间质性肾炎时尿渗透压降低,肾功能指标如血肌酐、尿素氮可迅速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时尿渗透压持续降低,肾功能指标呈进行性升高。
2.血液检查
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是常用指标,急性间质性肾炎时短期内血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慢性间质性肾炎时逐渐升高。
自身抗体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间质性肾炎时,可检测到相应自身抗体,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
感染相关指标:感染相关间质性肾炎时,可检测到感染病原体相关抗体、抗原或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等。
(二)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急性间质性肾炎时肾脏大小正常或轻度增大,慢性间质性肾炎时肾脏体积缩小、皮质变薄等。在儿童中,超声检查可直观观察肾脏形态结构,但要注意儿童肾脏大小的正常参考范围与成人不同。
2.CT及MRI检查
对于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可更清晰显示肾脏实质、间质情况,帮助判断肾脏病变程度及范围。在评估复杂病情时可选用,但儿童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问题,必要时谨慎进行。
(三)肾活检病理检查
是鉴别间质性肾炎类型的金标准。通过肾活检可明确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情况、纤维化程度、肾小管损害及肾小球病变等病理改变,从而准确区分急性与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具体的病因分型。对于儿童肾活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评估出血等风险,在具备专业技术的医疗机构进行,以确保安全准确获取病理组织。
三、不同人群间质性肾炎鉴别注意事项
(一)儿童人群
儿童间质性肾炎在病因上与成人有差异,药物相关因素更为突出,且儿童对药物肾毒性更敏感,在询问病史时要详细了解儿童用药史,包括中药使用情况。儿童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肾功能恶化可能较快,尿液检查异常可能较隐匿,需多次复查尿液及肾功能指标。肾活检在儿童中相对成人更需谨慎评估,但对于诊断不明确的重症患儿,仍有必要进行,以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二)育龄女性人群
育龄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间质性肾炎相对多见,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在鉴别时要重点询问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症状,如是否有脱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详细进行自身抗体等检查。同时,要关注妊娠对间质性肾炎病情的影响,妊娠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需综合评估妊娠与疾病治疗的关系。
(三)长期用药人群
长期服用肾毒性药物或接触毒物的人群,无论年龄,在鉴别间质性肾炎时要详细询问长期用药史及毒物接触史,包括药物种类、服用时间、毒物接触的种类及时间等,定期监测肾功能及尿液指标,以便早期发现间质性肾炎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