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慢性间质性肾炎发病机制涉及免疫、感染、药物、代谢因素,临床表现包括肾功能损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功能异常)、尿液改变(尿量异常、尿成分改变)及全身症状(乏力、食欲不振、贫血、高血压)。

一、发病机制

(一)免疫因素相关机制

1.自身免疫反应: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引发慢性间质性肾炎,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攻击肾脏间质组织相关成分,导致间质炎症反应持续存在,进而影响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慢性间质性肾炎中,自身抗体与肾脏间质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吸引炎症细胞浸润,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持续的炎症反应会逐渐破坏间质组织。

2.抗体介导的肾损伤:循环中的抗体可直接与肾小管-间质抗原结合,引发免疫损伤。例如,某些药物相关性慢性间质性肾炎可能与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表面抗原结合,通过补体介导或抗体依赖的细胞毒性作用,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

(二)感染因素相关机制

1.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可累及肾脏间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细菌及其毒素可引起间质炎症反应。细菌在肾脏间质中繁殖,释放毒素,激活炎症细胞,导致间质出现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改变。长期的细菌感染得不到有效控制,会逐渐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和间质的正常结构。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感染也可能与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有关,如乙型肝炎病毒相关的肾损伤,病毒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脏间质,引起炎症反应。病毒感染可通过多种途径影响肾脏间质,一方面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另一方面通过免疫反应引发间质炎症,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发展。

(三)药物因素相关机制

1.抗生素相关:一些抗生素长期或不当使用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等),马兜铃酸可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长期小剂量接触马兜铃酸会逐渐破坏肾小管结构,影响其功能,同时引起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改变间质微环境。另外,某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长期使用可通过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及诱导细胞凋亡等方式损伤肾小管-间质,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尤其在儿童等特殊人群中,由于其肾脏发育尚未成熟,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更为敏感,更易受到损伤。

2.非甾体抗炎药相关: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抑制环氧合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肾脏血流灌注,导致肾间质缺血缺氧,进而引起间质炎症和纤维化。在老年人中,由于其肾脏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生理退化,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更易诱发慢性间质性肾炎,因为老年人肾脏血流调节功能相对较弱,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对肾脏血流的影响更为明显。

(四)代谢因素相关机制

1.高尿酸血症:血尿酸升高可沉积在肾脏间质及肾小管,引起炎症反应。高尿酸血症时,尿酸盐结晶在肾小管间质沉积,刺激间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等,导致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同时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影响肾小管功能,长期可发展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在肥胖人群中,由于代谢紊乱更容易出现高尿酸血症,进而增加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病风险,肥胖人群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异常,进一步影响尿酸的代谢。

2.糖尿病相关: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可引起肾脏间质病变,高血糖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代谢紊乱,产生过多的细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等,导致间质纤维化。同时,高血糖引起的氧化应激增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肾脏血流,进一步加重间质损伤。在女性糖尿病患者中,由于其生理特点等因素,慢性间质性肾炎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其独特的机制,需要更加关注血糖控制等相关因素。

二、临床表现

(一)肾功能损害表现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早期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患者可能无明显特异性症状,但通过肾功能检查可发现肌酐清除率降低等指标异常。随着病情进展,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逐渐升高。在儿童患者中,由于其肾功能代偿能力相对较强,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时可能症状不典型,需要定期进行肾功能监测才能早期发现异常。

2.肾小管功能异常:可出现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表现为夜尿增多。正常情况下,肾脏在夜间会减少尿液生成以保证机体休息,当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时,夜间尿液生成增加。例如,患者夜间排尿次数增多,尿液渗透压降低。同时,还可能出现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导致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障碍,出现肾性糖尿、氨基酸尿等;远端肾小管重吸收钠、钾等离子障碍,引起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在老年人中,肾小管功能本身有一定程度的减退,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肾小管功能异常可能会被误认为是衰老的正常表现,容易漏诊,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尿液改变

1.尿量异常:早期尿量可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尿量减少,尤其是在肾功能明显减退时。而夜尿增多是肾小管浓缩功能减退的早期表现之一,患者夜间尿量占全日尿量的比例增加。在儿童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夜尿增多可能表现为夜间频繁起床排尿,影响睡眠质量,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2.尿成分改变:可出现蛋白尿,一般为轻度蛋白尿,以小分子蛋白尿为主,这是由于肾小管损伤导致对蛋白质的重吸收障碍。同时,尿中可出现红细胞、白细胞等,如镜下血尿、白细胞尿等。在感染相关的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中,尿中白细胞可明显增多,可能伴有脓尿。

(三)全身症状

1.乏力、食欲不振:由于肾功能损害,机体代谢废物排出障碍,毒素在体内蓄积,可引起患者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者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同时对食物的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在儿童患者中,乏力可能表现为活动减少,不愿意参加以往喜欢的活动;食欲不振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关注营养状况。

2.贫血: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由于肾功能减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可出现肾性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心慌等症状。在老年患者中,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贫血倾向,慢性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贫血可能会加重其全身症状,需要及时评估和处理。

3.高血压:约半数以上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可出现高血压,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高血压可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在女性患者中,尤其是更年期女性,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变化等因素有关,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控制血压水平。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电解质紊乱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的电解质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临床上按照电解质的类型将电解质紊乱分为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钙代谢紊乱、镁代谢紊乱和磷代谢紊乱。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表现类型?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按照免疫病理学分类,分为三型:第一型,抗肾小球基膜抗体型,光镜检查可见多数新月体形成。免疫荧光检查沿肾小球毛血管壁可见IgG和补体C3沉积。电镜检查在肾小球内基本无电子致密物沉积,血清可以检测到抗肾小球基膜抗体。第二型,免疫复合物型,光镜检查也是可以见到有不同阶段的新月体形成,有系膜细胞和内皮细胞增
什么是慢性间质性肾炎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间质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不同发病机制导致的疾病,在临床上它主要表现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别是以肾小管功能异常为突出表现,可以有少量的蛋白尿。在病理上,它主要表现为肾小管萎缩和肾间质纤维化。那么对于慢性肾盂肾炎来说,它的发病原因常见的包括这个高尿酸血症,某些免疫性疾病,另外就是药物、重金属或者是放射
肾炎的表现是什么?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早期症状:1、水肿,全身多部位可发生水肿;2、蛋白尿,小便时会形成较多不易冲散的泡沫;3、头晕、血压高等。肾炎的早期症状最典型的就是水肿。很多病人都是早上起来眼皮肿得很厉害、腿肿得很厉害等,所以肾炎患者最常出现的和第一个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水肿。再一个是会出现蛋白尿,有些患者不能分辨是否有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水肿特点?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患有急性肾小球肾炎表现出肾炎性水肿,是由于病人在急性疾病时表现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造成病人表现出球管失衡,肾小球滤过分数下降,因此引起病人表现出水钠储留。大多数病人起初时有可能会仅表现为颜面部以及眼睑的水肿,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没有明显的水肿,此时病人仅表现出体重增加或者肢体满胀感;也有少数的急性肾炎病
慢性肾盂肾炎典型表现?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盂肾炎患者会出现全身乏力、低热、厌食以及腰酸背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其次慢性肾盂肾炎会出现慢性间质性肾炎的表现,比如夜尿增多、脱水、高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等,疾病晚期患者还会出现水肿、贫血、全身乏力等症状,慢性肾盂肾炎容易反复发作,其主要和细菌感染引起,也可能是尿路结
肾小球肾炎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病变均为缓慢进展,最终发展至尿毒症。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是其基本的临床表现。慢性肾炎早期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也可以有乏力、疲倦、腰部疼痛和纳差,水肿可有可无,一般不严重。血压可以正常或者是轻度升高,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这种情况可以持
肾炎不能吃什么水果?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的患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主要是针对是否合并水肿和肾功能损害来决定不可以食用什么水果。不可以食用的水果有,大量的苹果食用可加重泌尿系结石,对肾炎不利,就建议少吃。李子和柠檬,刺激胃黏膜,肾炎患者经常使用药物,本身胃肠功能差,不易食用。柿子影响铁的吸收,伴随贫血的肾炎患者不宜。水肿明显者不宜食用
肾炎会导致腰疼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会造成腰疼,各种肾炎造成的腰部疼痛也不相同,比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可以造成双侧腰部胀痛,酸痛;肾盂肾炎则会造成单侧腰部的剧痛,刺痛。有的肾炎则不会造成腰部疼痛,比如iga肾病、隐匿性肾炎等。腰疼的表现出,在肾炎病人来说,更多的是提示肾脏功能受到了损伤,应当尽快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
肾炎尿检的三个指标?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尿检的三个指标。尿常规检查,有几个主要的检查项目,如尿比重、尿PH值、尿蛋白质、尿红细胞、尿潜血、尿管型、尿白细胞等。正常我们指的肾炎尿检的三大主要指标是尿蛋白、尿潜血和尿红细胞数量。因为大部分的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病正常共有的症状为尿少、水肿、蛋白尿、血尿。因此我们检查尿常规,观
肾炎是怎么查出来的?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肾炎的普通筛查是包括了:尿常规、肾功能及泌尿系统的彩超。尿常规。很多的病人是因为尿检的异常而就诊,发现肾炎的,在肾炎的早期的阶段,很多的病人是以血尿、蛋白尿的为主要的表现,尿常规是一定要做的。其次就是肾功能。
为什么会得狼疮性肾炎
刘来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狼疮性肾炎一般都是由自身的免疫缺陷引起的,也就是病人往往有免疫系统疾病的家族史,比方长辈有狼疮、干燥综合征等,这是本身的自身缺陷。同时还有外界的因素,比方长期的紫外线照射、一些药物的影响,比方青霉素,同时病人长期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情绪因素,还有环境因素,处于潮湿、阴冷的环境,往往可诱发狼疮的发生。狼疮病人一般多发于女性青年,尤其是育龄期
间质性肾炎的病因是什么
杨彦芳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肾炎包括急性间质性肾炎以及慢性间质性肾炎,急性间质性肾炎最常见的是药物导致的急性间质性肾炎,常常是因为药物过敏导致的多种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抗生素以及质子泵抑制剂等,容易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另外,感染相关的急性间质性肾炎,比方多重感染导致的,常见的由于出血热导致的间质性肾炎,以及疟原虫感染或者其他的细菌病毒感染导致的急性间
间质性肾炎的患者要注意什么
杨彦芳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间质性肾炎的人群需要注意,如果是急性间质性肾炎,特别是药物过敏性的急性间质性肾炎,这次治疗好了之后,下次一定要避免服用同类的药物,比方说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以及像质子泵抑制剂等导致过敏的药物。如果是感染相关的疾病,急性间质性肾炎要注意预防感染,刚出现感染时积极的针对病原菌选择药物来控制感染。如果是慢性间质性肾炎,首先注意避免长时间的应用止
肾炎需要检查哪些项目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肾炎不同时期所检查项目也不完全相同,如果属于新发肾炎需要明确哪种类型引起,需要检查尿常规、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尿红细胞、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沉以及尿各种微球蛋白、泌尿系统彩、肾上腺彩超、凝血功能、狼疮相关抗体检查,必要时还要做血清蛋白电泳、尿蛋白电泳以及肾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等。
慢性肾小球肾炎常见的发病机制
徐晓霞 副主任医师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发病机制主要是由感染所诱发免疫反应引起,最多认为链球菌包浆和分泌蛋白某些成分可能是主要致病源,诱发免疫反应,可能通过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着于肾小球而导致,抗原种植于肾小球后,结合循环中特异抗体,形成原位免疫复合物而致病。肾小球内免疫复合物导致补体激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诱发肾脏病变,慢性肾小球肾炎一小部分是急性肾小球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如何发生
许鹏 副主任医师
宜春市人民医院 三甲
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它的发生和细菌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很大的关系。细菌感染身体以后对免疫系统进行刺激产生炎症反应,会产生很多免疫复合物和抗体,以上东西沉积在肾脏内对肾脏进行攻击,导致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的情况。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