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氏骨折是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多发生于儿童青少年,由间接暴力引起,表现为前臂中上段相关症状,X线可明确情况,治疗依情况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盖氏骨折是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多见于成人,由间接暴力所致,表现为前臂下1/3及腕部相关症状,X线是主要诊断方法,治疗依情况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
一、定义与受伤部位
孟氏骨折:是指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孟氏骨折多因间接暴力引起,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沿桡骨传导至尺骨中上段,引起骨折,同时强大的暴力还会使桡骨小头冲破或滑出环状韧带,发生桡骨小头脱位。
盖氏骨折:是指桡骨下1/3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多见于成人,常由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手掌着地,暴力向上传导,造成桡骨下1/3骨折,同时可引起下尺桡关节脱位。
二、临床表现差异
孟氏骨折:主要表现为前臂中上段肿胀、疼痛、畸形,肘部及前臂活动受限,可触及尺骨骨折处的骨擦感,桡骨小头脱位时,可在肘外侧触及脱位的桡骨小头。儿童患者由于机体的特殊性,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但肿胀和活动受限通常较为明显。
盖氏骨折:表现为前臂下1/3及腕部肿胀、疼痛、畸形,手腕及前臂活动受限,可触及桡骨骨折处的骨擦感,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可出现尺骨头向背侧或掌侧突出。成人患者中,由于受伤机制的不同,症状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总体以骨折部位及下尺桡关节脱位相关的症状为主。
三、影像学表现不同
孟氏骨折:X线检查可明确尺骨骨折的部位、类型及桡骨小头脱位的情况,一般需拍摄前臂正侧位X线片,能清晰显示尺骨的骨折线以及桡骨小头相对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儿童患者在拍摄X线片时需注意辐射防护,由于儿童骨骼发育尚未完全,可能需要结合临床体征综合判断。
盖氏骨折:X线检查是诊断盖氏骨折的主要方法,需拍摄前臂正侧位及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以明确桡骨下1/3骨折的情况以及下尺桡关节脱位的程度,包括尺桡骨间距、尺骨头的位置等。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还需要进行CT检查来更精确地评估骨折及脱位的细节。
四、治疗原则有别
孟氏骨折:治疗需根据骨折的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儿童的孟氏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复位成功后需用石膏或夹板固定,固定期间需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及肿胀情况。对于手法复位失败或成人的孟氏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尺骨的连续性和桡骨小头的正常位置。儿童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骨骼的生长发育,避免因治疗不当影响前臂的正常发育。
盖氏骨折:治疗也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盖氏骨折,可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如石膏固定等。而对于移位明显或不稳定的盖氏骨折,多需要手术治疗,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恢复桡骨的长度、对位以及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性。成人患者在治疗后需要注意腕关节和前臂的功能锻炼,促进功能恢复,同时要关注骨折愈合情况和下尺桡关节的稳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