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有一定风险,包括出血风险(本身凝血功能障碍及老年患者风险增加)、神经损伤风险(本身神经受压严重及儿童患者风险更高)、感染风险(糖尿病及肥胖患者风险升高)、复发风险(年轻及合并其他脊柱疾病患者风险较高),但通过多措施可降低风险发挥其优势。
出血风险
一般情况:任何手术都存在出血可能,微创手术虽创口小,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不过,其出血量通常明显少于开放手术。例如,有研究显示,微创手术的术中出血量往往在几十毫升到一百多毫升,而开放手术可能达到数百毫升。
特殊人群影响:对于本身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疾病的人群,微创手术后的出血风险会显著增加。因为这类患者自身凝血机制异常,即使创口小,也难以正常止血,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术后止血处理措施。而老年患者可能因血管弹性差等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出血风险。
神经损伤风险
一般情况:手术过程中,操作区域靠近神经,存在损伤神经的可能性。虽然微创手术借助影像学等技术定位相对精准,但仍有极小概率会损伤神经根或马尾神经。一旦发生神经损伤,可能导致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比如,有文献报道,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的神经损伤发生率约在0.5%-1%左右。
特殊人群影响:对于本身存在神经受压严重、神经已经有变性改变的患者,如病程较长且神经症状较重的患者,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组织相对娇嫩,在进行微创手术时,神经损伤的风险也需要格外关注,需要术者具备更精细的操作技巧来避免对儿童稚嫩神经的损伤。
感染风险
一般情况:微创手术的创口较小,理论上感染风险低于开放手术,但仍不可完全忽视。手术部位如果发生感染,会影响手术效果,导致患者恢复延迟,甚至需要再次手术处理感染病灶。一般来说,微创手术的切口感染率在1%以下。
特殊人群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微创手术后的感染风险会明显升高。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增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厚,手术区域局部环境相对不利于术后恢复,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感染风险。
复发风险
一般情况:虽然微创手术能去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但仍存在一定的复发可能。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椎间盘剩余部分的退变情况等。有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后的短期复发率(术后1-2年)约在5%-10%左右。
特殊人群影响:年轻患者由于活动量较大,且椎间盘退变可能处于相对活跃阶段,术后复发风险可能相对高于老年患者。例如,年轻的体力劳动者,术后如果过早恢复重体力劳动,会增加椎间盘再次突出的几率。而对于合并有其他脊柱疾病的患者,如脊柱侧弯等,术后复发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总体而言,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有一定风险,但通过术者精湛的操作技术、患者充分的术前评估准备以及术后合理的康复管理等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使患者受益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