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治疗方法包括卧床休息,可减少椎间盘压力、缓解疼痛,急性发作期需严格卧床且注意相关事项;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和小飞燕,能增强腰背肌力量,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牵引治疗可拉开椎间隙、减轻神经根刺激压迫,部分人群慎用;佩戴腰围能限制腰部活动、减轻椎间盘压力,注意佩戴时间不宜过长;热敷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部分人群慎用,不同人群热敷时需注意温度等事项。
一、卧床休息
1.原理:卧床休息能够减少身体的重力对椎间盘的压力,有助于缓解疼痛和促进椎间盘的部分回纳。一般急性发作期需要严格卧床休息,床铺最好选择硬板床,仰卧位时可在膝关节下方垫一个薄枕,使膝关节微屈,这样能进一步放松腰部肌肉;侧卧位时需保持脊柱呈一条直线。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所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都可采用卧床休息。但对于老年人,要注意卧床时避免长时间不动导致下肢静脉血栓等问题,可定时进行下肢屈伸活动;对于儿童,长期卧床可能影响骨骼肌肉发育,需在医生指导下把握卧床时间。
二、腰背肌锻炼
1.五点支撑法:
做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几秒后缓慢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
原理:通过锻炼腰背肌力量,增强腰椎的稳定性。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各年龄段患者均可尝试,循序渐进增加次数。但对于腰部疼痛剧烈、急性发作期疼痛明显的患者,应适当减少锻炼强度或暂停锻炼;老年人锻炼时动作要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腰部损伤加重。
2.小飞燕:
做法: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
原理:同样是增强腰背肌力量,稳定腰椎结构。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人群较广,但有腰椎骨折等严重疾病的患者禁用。儿童进行小飞燕锻炼时要注意力度,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脊柱损伤。
三、牵引治疗
1.原理:牵引可以拉开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力,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一般采用骨盆牵引,通过牵引带牵拉骨盆,使腰椎得到拉伸。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尝试牵引,但严重骨质疏松、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慎用。老年人进行牵引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等变化;儿童不建议采用牵引治疗,因为儿童的脊柱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牵引可能影响正常发育。
四、佩戴腰围
1.原理:腰围可以限制腰部活动,为腰部提供支撑,减轻椎间盘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期或康复期均可佩戴腰围。但佩戴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导致腰背肌萎缩。老年人佩戴腰围时要选择合适的尺寸,过紧会影响呼吸等功能,过松则起不到支撑作用;儿童一般不需要佩戴腰围,除非有特殊情况,需在医生评估后谨慎使用。
五、热敷
1.原理:热敷能够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可采用热毛巾、热水袋等进行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多数患者适用,但皮肤有破损、感觉迟钝的人群(如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要慎用热敷,以免烫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热敷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娇嫩,热敷时更要严格控制温度,避免烫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