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血瘀证有全身、局部表现及舌脉表现,全身可现气短懒言、神疲乏力、面色淡白或萎黄;局部有疼痛(性质为刺痛、夜间加重)、肿块、肢体麻木活动不利;舌脉可见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气短懒言:气虚则推动功能减弱,表现为呼吸气短,说话时自觉力气不足,懒得多说话,这是因为气的推动无力,不能维持正常的言语活动及呼吸功能。无论是儿童、成年人还是老年人,若存在气虚血瘀,都可能出现此症状,儿童可能表现为活动后比同龄人更容易气短,成年人可能在日常活动稍多后就感觉言语无力,老年人则可能在轻微劳作后就气短懒言。
神疲乏力:身体缺乏气的充养,会感觉疲倦,没有力气,即使没有进行重体力活动也会感到浑身没劲,这种乏力感是持续存在的,与一般劳累后休息可缓解的乏力不同,是因气虚推动血液运行不畅,气血不能充分滋养机体所致。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出现,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后很快就没精神,成年人可能工作半天就感觉极度疲惫,老年人则常感精神萎靡、肢体倦怠。
面色淡白或萎黄:气能生血,气虚则生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导致面色失去红润,呈现淡白色或萎黄色。儿童若有气虚血瘀,可能面色较同龄健康儿童苍白;成年人气血不足时面色也会萎黄无华;老年人气血衰退,更容易出现面色淡白或萎黄的表现。
局部表现
疼痛
性质:多为刺痛,疼痛位置固定不移,这是因为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例如,成年人可能出现胸部刺痛,固定不移,老年人若有气虚血瘀,可能出现胃脘部刺痛,疼痛位置相对固定。
时间特点:疼痛常在夜间加重,这是因为夜间属阴,阴盛则寒,寒凝则血瘀更甚,所以疼痛在夜间明显加剧。儿童若有气虚血瘀出现疼痛,也可能在夜间加重,不过儿童表述可能不清晰,需要家长观察其夜间的表现,如睡眠中突然因疼痛而哭闹等。
肿块:体表可见局部青紫肿胀,体内则可触及瘕积(如腹部可摸到质地较硬、固定不移的肿块),这是由于瘀血积结不散而成。成年人可能在体表看到局部瘀斑,老年人可能因气血虚弱,瘀血更易积聚形成肿块,儿童相对较少出现明显体表肿块,但体内若有瘀血阻滞,可能影响脏腑功能而表现出相应症状。
肢体麻木、活动不利:气虚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血行不畅,经络失于濡养,会出现肢体麻木,活动不灵活的情况。例如,老年人气虚血瘀时可能出现手脚麻木,活动受限,行走不便;成年人若长期气虚血瘀,可能出现肢体麻木,影响日常工作生活;儿童较少出现严重的肢体麻木活动不利,但如果有先天性心肺功能不足等情况导致气虚血瘀,也可能影响肢体的正常功能。
舌脉表现
舌质紫暗:舌质颜色呈现紫暗色,这是瘀血内阻的重要舌象表现,因为瘀血阻滞血脉,气血运行不畅,血液瘀滞,所以舌质表现为紫暗。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只要存在气虚血瘀,舌质都可能出现紫暗的改变。
有瘀斑、瘀点:舌面上可见瘀斑或瘀点,这是局部瘀血停滞的体现,说明体内有瘀血阻滞的情况。不同年龄人群的舌质上出现瘀斑、瘀点都反映了气虚血瘀的病理状态。
脉涩: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像轻刀刮竹一样,这是因为瘀血阻滞脉道,气血运行受阻,导致脉象出现涩象。老年人气血功能衰退,脉涩的表现可能更明显;成年人若有长期的气虚血瘀,脉象也可能呈现涩象;儿童由于气血相对旺盛,脉涩的表现相对少见,但在一些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导致气虚血瘀时,也可能出现脉涩的脉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