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维护颈部健康,可从姿势调整、颈部运动锻炼、物理治疗辅助、生活方式调整及特殊人群提示等方面入手。姿势调整包括保持正确坐姿和睡姿;颈部运动锻炼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等动作;物理治疗辅助可进行热敷、适度牵引;生活方式要避免不良习惯、适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相关措施。
一、姿势调整
1.坐姿:保持正确坐姿,头部应保持中立位,双眼平视前方,肩部放松,胸部挺起,腰部挺直,使脊柱处于正常生理曲度。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一般每工作30-40分钟应起身活动5-10分钟,可做颈部左右转动、前后屈伸等简单动作,缓解颈部肌肉疲劳。对于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要注意设备高度与眼睛水平,减少颈椎前屈的时间。
2.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枕头高度以一拳高(约8-10厘米)为宜,材质应柔软舒适,能保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仰卧位时,枕头应垫在颈部下方,使颈部与枕头贴合;侧卧位时,枕头高度应与肩部宽度一致,保证颈椎在睡眠中处于自然状态,避免颈椎扭曲。
二、颈部运动锻炼
1.颈部前屈后伸:缓慢将头部向前屈曲,尽量使下颌接近胸部,然后再向后伸,恢复到正常位置,重复10-15次。此运动可增加颈椎的活动度,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2.颈部左右侧屈:将头部缓慢向左侧弯曲,尽量让左耳贴近左肩,然后再向右侧弯曲,使右耳贴近右肩,左右各重复10-15次。有助于拉伸颈部两侧的肌肉,改善颈部的柔韧性。
3.颈部左右旋转:缓慢将头部向左旋转,目光看向左后方,然后再向右旋转,目光看向右后方,左右各重复10-15次。能增强颈椎的旋转功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
三、物理治疗辅助
1.热敷:利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颈部热敷,温度以40-50℃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热敷能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对于有颈椎病的人群,尤其是在寒冷天气或颈部受凉后,热敷效果更明显。
2.牵引:可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自我牵引,如利用门框或树枝进行悬挂牵引,头部微微后仰,利用自身重量进行轻度牵引,每次牵引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即可。但牵引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牵引造成颈部损伤。
四、生活方式调整
1.避免不良习惯:减少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玩游戏等行为,尽量保持颈部正直。同时,避免颈部受到外伤,如在进行剧烈运动时要做好颈部防护。
2.适度运动:进行一些有助于颈部健康的运动,如游泳,特别是蛙泳,在游泳过程中颈部不断做屈伸、旋转动作,对颈椎有良好的锻炼和保护作用;还可进行瑜伽中的颈部相关体式练习,但要在专业瑜伽教练指导下进行,避免因动作不当导致颈椎损伤。
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颈椎间盘突出症相对较少见,但如果是因先天性因素或不良姿势等导致,要注意纠正不良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背负过重书包,定期进行颈部健康检查。儿童颈部肌肉、骨骼尚未发育完全,运动锻炼时要选择温和、适合的方式,避免过度运动造成损伤。
2.老年人:老年人颈椎间盘突出症可能与颈椎退变等因素有关,在进行自我治疗时,运动幅度要小,速度要慢,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颈部意外损伤。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温度和时间,防止烫伤。同时,老年人如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进行颈部运动和物理治疗时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停止并就医。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状态有所不同。生理期时颈部可能因激素变化等出现轻度不适,可适当减少颈部运动强度;孕期要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颈部过度劳累,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简单颈部放松活动;哺乳期时要注意抱孩子的姿势,避免颈部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引起颈部疼痛等不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