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有多种症状,疼痛多在膝关节内外侧间隙等部位,活动时加重;肿胀因滑膜受刺激及出血引起,可通过周径差异判断程度;有弹响是半月板移位摩擦所致,交锁则是活动中突然卡顿不能屈伸;还会导致膝关节活动受限,不同年龄、性别及有既往病史的患者表现各有差异。
部位与特点:多发生于膝关节内外侧间隙或关节线附近,疼痛程度不一,急性期疼痛较为剧烈,慢性期可能为隐痛或胀痛。在活动膝关节时,如屈伸、旋转等动作,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上下楼梯、下蹲起立时,疼痛可能会明显感觉加重。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疼痛表现可能有差异,一般来说,女性可能对疼痛更为敏感,在相同程度损伤下可能感觉疼痛更明显;儿童患者由于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会表现为哭闹、不愿活动膝关节等。对于有膝关节既往病史的患者,半月板损伤后疼痛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加重,且恢复相对较慢。
与活动的关系:在行走、运动过程中,尤其是涉及膝关节扭转、屈伸的活动时,疼痛会诱发或加剧。比如打篮球时急停急转、踢足球时的变向动作等,都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疼痛发作。
肿胀
发生机制: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内的滑膜受到刺激,导致滑膜分泌增多,同时损伤部位可能会有出血,从而引起膝关节肿胀。肿胀程度可轻可重,轻度肿胀可能仅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轻度饱满,重度肿胀则膝关节明显膨隆,皮肤发亮。不同年龄患者肿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膝关节组织相对较嫩,肿胀可能会显得更为明显,且恢复相对成人可能更慢;老年患者可能本身存在膝关节退行性变等基础问题,半月板损伤后肿胀可能持续时间较长。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凝血功能等可能会有一定变化,半月板损伤后肿胀可能会有不同的表现。有膝关节既往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半月板损伤后肿胀可能会因为局部组织的粘连等因素而加重。
肿胀程度判断:可以通过观察膝关节周径与对侧正常膝关节周径的差异来判断,一般周径差异超过1-2厘米可认为存在明显肿胀。
弹响和交锁
弹响:患者在屈伸膝关节时,可能会听到清脆的弹响声,这种弹响多是由于半月板损伤后,破裂的半月板在膝关节内随着关节的活动而发生移位、摩擦产生的。不同年龄患者弹响表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由于膝关节结构相对成人更具弹性,弹响可能声音相对较清脆;老年患者由于关节退变等因素,弹响可能会伴有一定的摩擦感。女性患者在弹响发生时可能会因为心理因素等而更加关注。有膝关节外伤史的患者,弹响可能是半月板损伤的一个重要提示。
交锁:是指在膝关节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膝关节卡顿,不能屈伸的情况。此时患者往往感觉膝关节被卡住,非常疼痛。交锁可能会反复发生,对于患者的行走和运动功能影响较大。儿童患者发生交锁时,由于其活动能力受限,可能会表现为突然停止活动,用手抱住膝关节等表现;老年患者交锁可能会因为身体机能下降,恢复相对困难,且交锁时可能更容易发生摔倒等意外情况。女性患者在交锁发生时可能会因为体力等因素,应对交锁的能力相对较弱。有膝关节慢性疾病史的患者,交锁发生后可能会加重膝关节的功能障碍。
膝关节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变化:患者膝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屈伸不能达到正常范围的情况。比如正常膝关节可以屈曲到130-150度,伸直接近0度,而半月板损伤患者可能屈曲或伸直活动度减小。不同年龄患者活动受限程度不同,儿童患者由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膝关节活动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行走、跑跳等运动功能发育;老年患者本身膝关节活动度可能就相对较小,半月板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进一步加重其行动不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如上下楼、如厕等基本活动都可能受到影响。女性患者在活动受限情况下,可能会因为自身身体特点,在寻找辅助工具等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有膝关节手术史等病史的患者,半月板损伤后活动受限可能会因为手术造成的组织粘连等因素而更加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