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常见原因包括运动相关因素(运动类型、强度与频率)、创伤因素(急性外伤、慢性积累性创伤)、膝关节退行性变因素(年龄因素、基础疾病影响)、膝关节发育异常因素(先天结构异常、后天姿势不良)。
1.运动相关因素
运动类型:对于经常进行足球、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扭转膝关节运动的人群,膝关节在扭转过程中,内侧半月板容易受到挤压、摩擦而损伤。例如足球运动中,球员在变向、急停等动作时,膝关节处于扭转状态,内侧半月板承受的应力较大,长期反复的这种应力作用可导致损伤。不同年龄阶段的运动爱好者都可能因这类运动损伤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青少年在参与竞技性或高强度休闲运动时,由于运动技术不够成熟或运动防护不当,更容易发生。女性在运动中由于解剖结构等因素相对男性更易出现膝关节不稳定,在参与上述运动时,内侧半月板损伤风险也较高。
运动强度与频率:长期高强度、高频率的运动,会使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持续受到磨损。比如专业运动员每天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膝关节内侧半月板承受的负荷超出正常范围,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损伤的几率大大增加。对于业余运动爱好者,如果运动频率过高且运动强度较大,也会增加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可能性。
2.创伤因素
急性外伤:膝关节受到直接的外力撞击,如车祸中膝关节被撞击、高处坠落时膝关节着地等,可能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这种急性外伤往往是突然发生的,力量较大,会使内侧半月板超出其正常的生理耐受范围而受损。不同年龄段都可能遭遇急性外伤,儿童可能在玩耍时不慎摔倒撞击膝关节,成年人可能因交通事故等意外受伤,老年人在跌倒等情况下也可能发生急性膝关节创伤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
慢性积累性创伤:长期反复的微小创伤也可引起内侧半月板损伤。例如一些需要长期跪姿工作的人群(如跪坐工作的工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长期受到持续的压力和摩擦,逐渐发生退变和损伤。这种情况在不同年龄都可能出现,年轻人如果有长期不良的运动或工作姿势,老年人随着膝关节退变基础上再加上慢性积累性创伤,都容易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
3.膝关节退行性变因素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膝关节软骨、半月板等结构会发生退变。老年人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退变后,其弹性和韧性下降,更容易受到损伤。一般40岁以上人群膝关节内侧半月板退变逐渐明显,50岁左右这种退变进一步加剧,发生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几率增加。在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等因素,膝关节退变速度可能加快,相对男性老年人更容易出现内侧半月板损伤。
基础疾病影响: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膝关节内环境发生改变,内侧半月板更容易受到磨损和损伤。骨关节炎会导致膝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等,进而影响内侧半月板的正常力学环境,加速内侧半月板损伤的进程。这类患者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患有相关基础疾病,内侧半月板损伤的风险都会升高,例如一些长期患有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其内侧半月板损伤的可能性比没有基础疾病的同龄人高很多。
4.膝关节发育异常因素
先天结构异常: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松弛、膝关节盘状半月板等先天结构异常情况,会使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受力分布异常,更容易发生损伤。盘状半月板本身形态异常,其承受应力的能力与正常半月板不同,在膝关节活动时更容易受损。这种先天结构异常在儿童时期可能就存在,但往往在青少年或成年后因膝关节活动而出现症状,不同性别都可能存在这类先天结构异常情况。
后天姿势不良:长期存在膝关节内外翻等不良姿势,会改变膝关节内侧半月板的受力,导致内侧半月板损伤。例如X型腿或O型腿的人群,膝关节内侧或外侧承受的应力不均衡,内侧半月板长期处于异常受力状态,逐渐发生损伤。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因为后天姿势不良导致膝关节受力异常,儿童如果有不良的坐姿、走姿等,可能影响膝关节发育进而导致姿势不良,成年人长期不良姿势也会引发膝关节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