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与压痛等,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休息、热敷、按摩、牵引、药物治疗、运动疗法等。

一.症状
1.颈部疼痛
突发颈部一侧或双侧肌肉酸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严重者可能放射至肩部或上肢。疼痛在转动头部、低头或仰头时加剧,静止时可能减轻。
2.颈部活动受限
颈部僵硬,难以完成正常旋转、侧屈或后仰动作,可能呈现“强迫体位”(如头部偏向一侧)。
3.肌肉痉挛与压痛
触诊可发现颈部肌肉(如斜方肌、胸锁乳突肌)紧张、僵硬,局部有明显压痛点。
二.治疗方法
1.休息
落枕后颈部肌肉处于痉挛状态,充足的休息较为重要。避免过度活动颈部,减少颈部肌肉的负担,有助于缓解疼痛与肌肉紧张。尤其对于经常伏案工作、低头使用电子设备的人群,落枕期间更应尽量减少此类行为,让颈部得到充分放松。
2.热敷
通过热传递,可促进颈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与疼痛。可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但需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尤其是皮肤较为敏感的人群,如老年人、儿童等,热敷前应先测试温度。
3.按摩
专业按摩师通过手法按摩,可帮助放松颈部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按摩手法包括揉、捏、滚等,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肌肉状态。但按摩力度需适中,过轻可能效果不佳,过重则可能加重损伤。自行按摩时,要注意力度轻柔,避免用力过猛。对于有颈部疾病病史,如颈椎病等人群,按摩前应咨询医生意见,以免加重病情。
4.牵引
适当的颈部牵引能够拉开椎间隙,减轻对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的压迫,缓解落枕症状。但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确定,一般重量较轻,时间较短。不建议自行在家进行牵引,以免操作不当导致损伤。
5.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但此类药物可能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慎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
肌肉松弛剂,如氯唑沙宗、乙哌立松等,能够松弛颈部紧张的肌肉,缓解肌肉痉挛引起的疼痛。药物使用需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6.运动疗法
缓慢将头向一侧倾斜,感受颈部侧面肌肉的拉伸,保持15-30秒,然后换另一侧。还可将头向前倾,拉伸颈部后侧肌肉,以及向后仰,拉伸颈部前侧肌肉,每个动作重复3-5次。此类运动有助于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颈部柔韧性,但运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快速剧烈转动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