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肺炎护理包括一般护理(营造合适环境、采取中凹卧位并定时换体位防压疮)、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状态)、呼吸道护理(保持通畅、氧疗护理)、液体管理(合理补液并记录出入量)、营养支持(提供合适饮食及注意相关细节)。
一、一般护理
1.环境要求
保持休克肺炎病人病房环境安静、整洁,室温维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合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助于病人的呼吸功能维持,避免因环境因素加重病人的不适。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的适宜性,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儿童患者血管收缩,加重休克状态;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增加患儿的耗氧量。对于老年患者,也要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室温,因为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弱。
保证病房通风良好,但要避免直接吹风,防止病人受凉。良好的通风可以保持空气新鲜,减少病房内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浓度,降低病人发生感染的风险。
2.体位护理
一般采取中凹卧位,即头胸部抬高约10°-20°,下肢抬高约20°-30°。这样的体位有利于改善呼吸和静脉回流。头胸部抬高可以减少回心血量对肺部的压迫,改善呼吸状况;下肢抬高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对于休克肺炎的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身体状况适当调整体位角度,确保舒适且能达到改善循环和呼吸的目的。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调整体位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定时为病人更换体位,预防压疮等并发症。对于长期卧床的休克肺炎病人,定时翻身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受压部位的压力,降低压疮发生的概率。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更要注意定时翻身,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老年患者皮肤弹性差,也需要加强翻身护理。
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休克肺炎病人的体温可能会出现高热或体温不升的情况,脉搏可增快,呼吸频率加快且可能伴有呼吸困难,血压会下降。对于儿童患者,要注意其心率、呼吸频率与年龄的相关性,正常儿童的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成人不同,休克时变化更为明显。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更细致地观察。例如,老年患者血压下降可能不明显,但脉搏细速可能更为突出。
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及时准确的生命体征监测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血压持续下降提示休克加重,呼吸频率急剧变化可能提示呼吸衰竭等情况。
2.意识状态观察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神志是否清楚、有无烦躁不安、嗜睡、昏迷等表现。意识状态的变化反映了脑灌注情况,休克时脑灌注不足可导致意识改变。儿童患者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可能提示病情变化;老年患者意识状态的改变更要引起重视,因为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意识变化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意识不清的病人,要加强护理,防止发生意外,如坠床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防护措施的安全性,避免因防护不当造成二次伤害;老年患者由于骨骼脆弱,坠床等意外可能导致严重的骨折等并发症。
三、呼吸道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对于无力咳痰的病人,定期为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拍背时要注意手法正确,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病人背部,力度适中。对于休克肺炎的儿童患者,拍背时要根据儿童的体型调整力度,避免过于用力造成患儿不适或损伤;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拍背力度也不宜过大。
及时清除病人口鼻分泌物,必要时使用吸痰器吸痰。吸痰时要注意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儿童患者的气道较窄,吸痰管的选择要更细小,操作要更加谨慎;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可能较为脆弱,吸痰时也要注意轻柔操作。
2.氧疗护理
根据病人的缺氧程度给予合适的氧疗方式,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一般缺氧较轻时可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缺氧较重时可采用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对于休克肺炎的儿童患者,要根据其年龄和病情调整氧流量,避免氧流量过大对儿童肺部造成损伤;老年患者如果存在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情况,氧疗时也要谨慎调整氧流量,防止氧中毒等情况发生。
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根据血氧饱和度调整氧疗参数。血氧饱和度是反映病人氧合情况的重要指标,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及时调整氧疗方案,确保病人的氧供充足,维持各脏器的正常功能。
四、液体管理
1.补液护理
遵医嘱合理安排补液速度和补液量。休克肺炎病人往往存在血容量不足,需要快速补充液体,但要注意根据病人的心肺功能情况调整补液速度。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肺功能发育尚未完善,补液速度更要严格控制,防止加重心脏负担;老年患者如果有心功能不全等基础疾病,补液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呼吸、心率等情况,避免补液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准确记录出入量,包括尿量、补液量、呕吐量等。通过准确记录出入量可以了解病人的体液平衡情况,为调整补液方案提供依据。儿童患者的尿量记录要特别注意准确性,因为儿童的尿量相对较少,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老年患者的出入量记录也很重要,有助于评估其肾脏功能和体液状态。
五、营养支持
1.饮食护理
给予休克肺炎病人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高热量饮食可以为病人提供足够的能量,高蛋白饮食有助于修复受损组织,高维生素饮食可以增强病人的抵抗力。儿童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支持尤为重要,要确保其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以满足生长和疾病恢复的需求;老年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可能减退,饮食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
注意饮食的温度和进食速度,防止发生呛咳等情况。对于不能自行进食的病人,鼻饲时要注意食物的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38-40℃,进食速度要缓慢,避免引起病人呛咳。儿童患者鼻饲时更要注意这些细节,防止误吸;老年患者如果存在吞咽困难等情况,也需要特别注意饮食的温度和进食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