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诊断鉴别需从病史采集(胎次产次、孕周、出生时情况)、症状观察(黄疸出现时间、进展速度、程度、持续时间)、体征检查(皮肤巩膜黄染程度、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辅助检查(血清胆红素、血常规、血型、肝功能、腹部B超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区分生理性与病理性黄疸,不同年龄、胎次产次、出生情况的新生儿要考虑特殊情况,以采取相应处理措施保障其健康。
一、病史采集
1.胎次、产次:
对于新生儿黄疸诊断鉴别,胎次产次很重要。比如,早产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风险相对足月儿更高。因为早产儿的肝脏功能发育相对不成熟,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较弱,更容易出现黄疸相关问题。
第一胎发生溶血性黄疸的可能性需要考虑,尤其是母婴血型不合的情况,如母亲O型血,胎儿A型或B型血时,第一胎就可能发生ABO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
2.孕周:早产儿孕周越小,发生黄疸的时间可能越早,程度可能越重。孕周小于32周的早产儿,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更低,对胆红素的结合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黄疸且易发展为病理性黄疸。
3.出生时情况:出生时窒息、缺氧的新生儿,由于缺氧可导致肝细胞损伤,影响胆红素的代谢,从而增加黄疸发生病理性的风险。有宫内感染史的新生儿,感染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黄疸异常情况。
二、症状观察
1.黄疸出现时间:
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而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就应高度警惕病理性黄疸,如新生儿溶血病,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进展迅速。
对于早产儿,生理性黄疸出现时间可能更晚,消退时间可能更长,若早产儿生后1周黄疸仍未消退或进行性加重,要考虑病理性黄疸可能。
2.黄疸进展速度:
病理性黄疸进展较快,血清胆红素每日上升幅度大于85μmol/L(5mg/dl)。例如,新生儿溶血病导致的黄疸,胆红素水平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因为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免疫反应会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胆红素生成过多,且肝脏不能及时代谢。
生理性黄疸进展相对缓慢,每日上升幅度相对较小。
3.黄疸程度: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一般不超过257μmol/L(15mg/dl)。而病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超过上述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如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黄疸,胆红素水平可明显升高,且可能伴有其他感染中毒症状。
4.黄疸持续时间:
足月儿生理性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2周,早产儿不超过4周。若足月儿黄疸持续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持续超过4周,或黄疸退而复现,则考虑病理性黄疸。例如,母乳性黄疸可能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可持续1-3个月,早产儿也可能延长,但一般情况良好。
三、体征检查
1.皮肤、巩膜黄染程度:观察皮肤黄染的范围,若黄染涉及手掌、足底,提示黄疸程度较重。巩膜黄染是黄疸的重要体征,当血清胆红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巩膜就会出现黄染,随着胆红素升高,黄染范围可逐渐扩大。
2.有无贫血、肝脾肿大:新生儿溶血性黄疸常伴有贫血,可通过观察面色、甲床等判断。同时,溶血性黄疸时肝脾可能肿大,因为红细胞破坏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代偿性增生。新生儿败血症引起的黄疸,除黄疸外,可能伴有肝脾肿大,同时还可能有感染中毒表现,如体温异常、精神反应差等。
四、辅助检查
1.血清胆红素测定:
总胆红素测定:可判断黄疸的程度,如总胆红素值在生理性黄疸范围则考虑生理性,超过则考虑病理性。结合胆红素和非结合胆红素测定:有助于鉴别黄疸类型,若以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常见于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早期等;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多见于阻塞性黄疸等。例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时,可能既有非结合胆红素升高,也有结合胆红素升高,因为肝细胞受损既影响胆红素摄取,又影响排泄。
2.血常规: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溶血性黄疸时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可降低,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提示红细胞破坏增加。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新生儿败血症时白细胞计数可升高或降低,分类可见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伴有核左移等表现。
3.血型检查:
母婴血型检查:如母亲O型血,胎儿A型或B型血,可初步考虑ABO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若母亲Rh阴性,胎儿Rh阳性,需考虑Rh血型不合溶血性黄疸,进一步进行相关抗体检查,如Coombs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4.肝功能检查: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肝细胞受损时这些酶可升高,如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时,肝功能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同时结合胆红素可能升高,白蛋白可能降低等。
5.腹部B超:
可用于观察肝脏、胆道系统情况,有助于诊断阻塞性黄疸,如胆道闭锁时,B超可发现胆道系统发育异常,胆囊可能不显示或发育不良等。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症状观察、体征检查及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对新生儿黄疸进行准确的诊断鉴别,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不同年龄(早产儿、足月儿)、不同胎次产次、不同出生情况的新生儿,在诊断鉴别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特殊情况,如早产儿要更关注其肝脏功能发育情况对黄疸的影响等,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以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