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及时治疗和长期管理可有效控制病情。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危重疾病,治疗核心是尽早开通血管、减少心肌损伤并预防并发症。发病12小时内进行急诊介入手术或溶栓治疗是挽救濒死心肌的关键,通过植入支架或球囊扩张恢复血流,配合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再梗死风险。
然而,心肌细胞一旦坏死无法再生,即使成功再灌注,梗死区域也会形成瘢痕组织,可能遗留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下降等后遗症。不过,通过长期服用药物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控制血压血脂,以及坚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调整,多数患者能长期维持较高质量生活。极少数轻型心肌梗死患者若在超早期获得再灌注治疗,且梗死范围极小,心脏功能可能接近完全恢复,但仍需终身监测心脏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