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异物的相关情况包括: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因牙齿发育不全等易发生,有典型和非典型症状,体格检查有胸部体征表现,辅助检查有X线、CT、支气管镜检查等,需与肺炎、支气管哮喘、气管支气管炎等鉴别。
一、病史采集
1.年龄因素:儿童尤其是1-3岁儿童支气管异物发生率高,因该年龄段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咀嚼功能不完善,且好奇好动,易将小物件放入口中,在哭闹、嬉笑时易将异物吸入气道。例如,有研究显示儿童支气管异物占呼吸道异物的大部分,其中1-3岁儿童占比较高。对于儿童患者,详细询问家长患儿近期是否有将小物体放入口中的经历,是否有突然呛咳、气促等表现。
2.性别与生活方式: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生活方式方面,若患儿处于经常接触小零件玩具、豆类等物品的环境中,发生支气管异物的风险增加。比如在家庭环境中,玩具散落在地,儿童易捡拾放入口中。
二、症状表现
1.典型症状:异物吸入后立即出现剧烈呛咳、憋气、面色发紫等。若异物较小,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阵发性咳嗽,以干咳为主,随后可能有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例如,异物堵塞部分气道时,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2.非典型症状:部分患儿症状可能不典型,尤其是异物较小或异物位置较特殊时,可能仅有轻微咳嗽、气喘,易被忽视。如异物长期存留于支气管内,可能出现反复肺部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咳嗽、咳痰等,此时易被误诊为肺炎等疾病。
三、体格检查
1.胸部体征:患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叩诊可能呈浊音或鼓音,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减弱、哮鸣音或局限性湿啰音等。当异物导致一侧主支气管部分阻塞时,患侧呼吸音低,语颤减弱;若为完全阻塞,患侧呼吸音消失。
四、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于不透X线的异物可直接显示,但对于透光性异物,X线检查可能无阳性发现,但可观察到间接征象,如肺气肿、肺不张、纵隔摆动等。例如,异物导致一侧主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时,可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表现为患侧透亮度增加,肋间隙增宽等;若为完全阻塞,则出现肺不张,表现为患侧肺野密度增高,膈肌升高,纵隔向患侧移位等。
CT检查:CT对于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较高,尤其是对于透光性异物,可清晰显示支气管内异物的位置、形态及周围肺部组织的改变。能更精确地判断异物与支气管壁、周围血管等结构的关系,对于复杂病例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支气管异物的金标准。不仅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异物,还能直接取出异物。对于高度怀疑支气管异物但影像学检查不明确的患儿,应及时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在支气管镜下可直接观察到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等,并可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
五、鉴别诊断
1.与肺炎鉴别:肺炎也可出现咳嗽、发热、气促等表现,但肺炎一般有发热等感染中毒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斑片状阴影等,与支气管异物的影像学间接征象及支气管镜下可见异物的表现不同。例如,肺炎患儿的X线表现为肺部炎症浸润影,而支气管异物导致的肺不张或肺气肿等有其独特的影像学改变。
2.与支气管哮喘鉴别:支气管哮喘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多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等有关,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等。而支气管异物导致的喘息等症状一般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哮喘患儿无异物吸入的病史。
3.与气管支气管炎鉴别:气管支气管炎也可出现咳嗽等症状,但一般无异物吸入的明确病史,胸部X线检查无支气管异物的相关间接征象,支气管镜检查无异物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