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梗阻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有胃肠减压以减轻肠腔扩张等、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营养支持;手术治疗适用于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常见手术方式有十二指肠粘连松解术、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十二指肠吻合术等,不同人群在各治疗环节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非手术治疗
(一)胃肠减压
1.原理及操作:通过鼻胃管持续抽吸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十二指肠梗阻部位以上的肠腔扩张,改善肠壁血液循环,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对于因粘连、炎症水肿等引起的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部分患者经胃肠减压后可使梗阻缓解。操作时需妥善固定鼻胃管,保持引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
2.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儿童患者进行胃肠减压时要选择合适粗细的鼻胃管,避免损伤鼻腔和食管黏膜,且要加强对患儿的安抚,保证鼻胃管固定牢固,防止脱出;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吞咽功能减退等情况,放置鼻胃管时要更加轻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1.原因及影响:十二指肠梗阻时,大量呕吐会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碱中毒等。这些紊乱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全身状况,加重病情。
2.具体纠正方法:根据患者的血生化检查结果,准确计算补液量和补液种类。一般需要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氯化钾等,纠正电解质失衡和酸碱紊乱。例如,对于低钾血症患者,根据血钾水平补充氯化钾;对于低钠血症患者,补充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等。儿童患者由于体液调节功能较弱,补液时要更加精确计算,密切监测电解质变化;老年患者要注意心肾功能,避免补液速度过快过多导致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三)营养支持
1.必要性:十二指肠梗阻患者进食受限,需要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来维持机体的营养需求,保证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抵抗力,利于病情恢复。
2.营养支持方式:肠内营养可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要素饮食或整蛋白制剂;肠外营养则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儿童患者肠内营养时要选择适合儿童消化吸收的营养制剂,注意喂养速度和浓度;老年患者肠外营养时要关注静脉穿刺部位的护理,防止静脉炎等并发症,同时根据肝肾功能调整营养制剂的成分。
二、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证
1.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如由肿瘤、先天性肠道畸形等引起的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非手术治疗难以缓解,需尽早手术解除梗阻。
2.非手术治疗无效的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经过一段时间的非手术治疗后,梗阻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的不完全性十二指肠梗阻患者,也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二)常见手术方式
1.十二指肠粘连松解术:适用于因腹腔粘连导致的十二指肠梗阻。通过手术分离粘连的组织,恢复十二指肠的正常解剖结构和通畅性。对于儿童患者,粘连多与先天性腹腔内异常粘连或既往腹腔炎症等有关,手术中要仔细操作,避免损伤周围组织;老年患者粘连可能与既往腹部手术、腹腔炎症等有关,手术操作要轻柔,防止引发其他并发症。
2.十二指肠肿瘤切除术:如果十二指肠梗阻是由肿瘤引起,根据肿瘤的部位和性质,行肿瘤局部切除术或十二指肠部分切除术等。儿童十二指肠肿瘤相对少见,若发生肿瘤,要综合考虑肿瘤的良恶性及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合并肿瘤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3.十二指肠吻合术:如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等,适用于十二指肠远端梗阻等情况。通过重建肠道的连续性,恢复肠道的通畅。儿童行十二指肠吻合术时要注意吻合口的大小和吻合技术,保证吻合口通畅且避免狭窄;老年患者术后要加强胃肠功能的监测和护理,防止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