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肠梗阻是空肠上段的肠梗阻,低位肠梗阻是回肠末端和结肠的肠梗阻,二者在定义、临床表现(呕吐、腹痛、腹胀)、体征(腹部体征、肠鸣音)、辅助检查(X线、实验室检查)及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情况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位肠梗阻呕吐早频、腹痛在上腹、腹胀不明显、肠型蠕动波不明显、肠鸣音高调,低位肠梗阻呕吐晚、腹痛在中下腹、腹胀明显、肠型蠕动波明显、肠鸣音音调低,X线表现不同,儿童和老年人各有其特殊情况需关注。
一、定义与梗阻部位
高位肠梗阻是指发生在空肠上段的肠梗阻,低位肠梗阻则是指发生在回肠末端和结肠的肠梗阻。
二、临床表现差异
1.呕吐情况
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这是因为梗阻部位较高,近端胃肠道内的物质容易通过呕吐排出。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高位肠梗阻患者发病后数小时内即可出现呕吐症状,且呕吐物多为清亮或含有少量胆汁的液体。
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初期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后期可呈粪样。由于梗阻部位较低,内容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较长,经过肠道细菌的发酵等作用后才会出现典型的粪样呕吐物。研究表明,低位肠梗阻患者往往在发病后数小时至数天才会出现明显呕吐,且呕吐物有特殊的粪臭味。
2.腹痛表现
高位肠梗阻: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这是因为梗阻近端肠道强烈蠕动以克服梗阻,导致阵发性的绞痛,疼痛位置相对较高。
低位肠梗阻:腹痛也为阵发性绞痛,但疼痛部位多在中下腹。由于梗阻部位在低位,肠道的蠕动引起的绞痛位置相对靠下。
3.腹胀情况
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因为高位梗阻时,梗阻部位以上的肠道内气体和液体不能顺利通过梗阻点,但是由于呕吐较频繁,腹胀相对较轻。
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且常遍及全腹。这是因为低位梗阻时,大量气体和液体积聚在肠道内,导致整个腹部膨胀。
三、体征差异
1.腹部体征
高位肠梗阻:腹部可见肠型和蠕动波,但相对不明显。由于高位梗阻时肠道内的物质较多集中在梗阻点以上,肠型和蠕动波的表现不如低位肠梗阻明显。
低位肠梗阻:腹部可见明显的肠型和蠕动波,范围较广。低位梗阻时肠道内大量物质积聚,肠管扩张明显,所以肠型和蠕动波更为显著。
2.肠鸣音情况
高位肠梗阻:肠鸣音亢进,可闻及高调肠鸣音,有时可闻及气过水声。这是因为梗阻近端肠道蠕动增强,以推动内容物通过梗阻点,导致肠鸣音亢进。
低位肠梗阻:肠鸣音也亢进,但音调相对较低。低位肠梗阻时肠道内积聚大量物质,蠕动时肠鸣音的表现与高位肠梗阻有所不同,但同样亢进。
四、辅助检查差异
1.X线检查
高位肠梗阻:立位X线平片可见梗阻上方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而梗阻部位以下肠管无气体。例如,空肠上段梗阻时,可见“鱼肋骨刺”状的环形皱襞。
低位肠梗阻:立位X线平片可见多个阶梯状液平面,扩张的肠管分布在腹部周围,结肠内可见气体。这是因为低位梗阻时,结肠内仍有气体,且肠道内液体和气体积聚形成多个液平面。
2.实验室检查
两者均可出现由于肠梗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但一般无特异性差异。例如,都可能出现血钠、血钾等电解质的异常,这主要取决于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和病程长短等因素。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
高位肠梗阻:儿童高位肠梗阻可能因呕吐频繁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更为迅速。由于儿童的体液调节功能相对较弱,需要密切关注其脱水体征,如皮肤弹性、前囟凹陷等情况,及时进行补液等处理。同时,儿童的肠道相对较细,高位肠梗阻容易导致肠道血运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需要更加谨慎地观察病情变化。
低位肠梗阻:儿童低位肠梗阻腹胀可能更为明显,会影响儿童的呼吸等功能。需要注意保持儿童的呼吸道通畅,同时由于儿童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要及时评估病情,必要时尽早进行干预。
2.老年人
高位肠梗阻:老年人高位肠梗阻时,由于其胃肠功能减退,且常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呕吐频繁可能导致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增加。在处理时要兼顾其基础疾病的情况,补液等治疗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心脏等负担。
低位肠梗阻:老年人低位肠梗阻腹胀明显可能影响其消化功能和呼吸功能,同时老年人肠道蠕动能力减弱,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加强护理,防止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在评估手术等治疗方式时要综合考虑其全身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