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肠梗阻治疗分非手术和手术治疗,非手术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抗感染;手术需根据非手术无效或绞窄迹象选择时机,方式依病因等定,不同孕期有特殊考虑,早孕期重胚胎情况,中孕期注意子宫保护防早产,晚孕期谨慎并兼顾解除梗阻与延长孕周,需综合孕妇胎儿情况选合适方法保障安全。
一、非手术治疗
1.禁食水与胃肠减压
妊娠合并肠梗阻时,首先需要禁食水,通过胃肠减压抽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肠壁血液循环,减轻腹胀、呕吐等症状。对于妊娠中晚期的孕妇,要注意胃肠减压装置的位置和固定,避免影响胎儿。
例如,胃肠减压可以使扩张的肠管逐渐缩小,缓解肠梗阻带来的不适,这是基于肠梗阻时肠道积气积液导致肠管扩张,胃肠减压能有效降低这种扩张状态的原理。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由于肠梗阻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孕妇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需要根据患者的血钾、血钠、血氯以及血气分析结果,及时补充相应的液体和电解质。比如,若患者存在低钾血症,需要补充氯化钾溶液,但要注意速度和浓度,避免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维持酸碱平衡,如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时可适当补充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
这是因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稳定对于孕妇和胎儿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肠梗阻导致的丢失会严重影响这种平衡,必须及时纠正。
3.抗感染治疗
肠梗阻时,肠管扩张,肠壁血运障碍,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感染。需要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选择抗生素时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
研究表明,及时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可以减少肠梗阻导致的感染并发症,降低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二、手术治疗
1.手术时机的选择
当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迹象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包括腹痛加剧呈持续性,或出现腹膜刺激征,肠鸣音由亢进转为减弱或消失,呕吐物或胃肠减压抽出液为血性,或肛门排出血性液体等。对于妊娠合并肠梗阻,要尽快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因为肠梗阻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肠坏死、孕妇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后果,同时也会危及胎儿的生命。
例如,一旦确诊绞窄性肠梗阻,必须立即手术,以挽救孕妇和胎儿的生命。
2.手术方式的选择
手术方式应根据肠梗阻的病因、部位和孕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常见的手术方式有粘连松解术、肠切除吻合术等。如果是粘连引起的肠梗阻,可以进行粘连松解,恢复肠道的通畅;如果肠管已经坏死,则需要进行肠切除吻合术。在手术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尽量减少对子宫的刺激,避免引起早产等不良后果。
比如,对于因肠粘连导致的肠梗阻,粘连松解术可以解除粘连,恢复肠道的连续性和通畅性;而对于肠坏死的情况,及时的肠切除吻合能避免坏死肠管进一步恶化对孕妇和胎儿造成的严重影响。
三、不同孕期的特殊考虑
1.早孕期
早孕期妊娠合并肠梗阻时,非手术治疗的同时要密切观察胚胎的情况。如果手术治疗不可避免,要考虑手术对胚胎的影响。早孕期胚胎对手术刺激较为敏感,手术可能增加流产的风险,所以在手术前要充分评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手术的利弊。
例如,早孕期进行肠梗阻手术时,要特别注意子宫的保护,尽量减少手术操作对子宫的干扰,术后要加强保胎治疗。
2.中孕期
中孕期孕妇的子宫逐渐增大,肠梗阻手术时要注意手术操作的部位和方式,避免损伤子宫。手术中可以适当将子宫推向一侧,以利于手术操作。同时,术后要注意观察宫缩情况,预防早产,因为中孕期子宫敏感性较高,肠梗阻手术可能引起宫缩导致早产。
比如,手术中通过将子宫轻轻推离手术区域,减少对子宫的刺激,术后密切监测宫缩,必要时给予抑制宫缩的药物。
3.晚孕期
晚孕期妊娠合并肠梗阻时,手术治疗需要更加谨慎。一方面要考虑解除肠梗阻,另一方面要尽量延长孕周,保障胎儿的成熟。如果接近足月,在解除肠梗阻后可以考虑适时终止妊娠;如果孕周较小,要尽量采取措施维持妊娠至胎儿可存活的孕周。手术操作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胎膜早破、早产等情况。
例如,对于接近足月的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在手术解除肠梗阻后,若胎儿已成熟,可以考虑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对于孕周较小的患者,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妊娠,如给予抑制宫缩药物等。
总之,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孕妇和胎儿的情况,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保障孕妇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