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原因包括围生期因素和出生后因素。围生期因素有胎儿的早产、宫内生长受限,胎盘的早剥、功能不全,脐带的脱垂、绕颈过紧等;出生后因素有呼吸障碍如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严重肺部感染,循环系统障碍如严重心力衰竭、休克,以及严重贫血、药物或毒物中毒等导致脑部缺血缺氧。
一、围生期因素
1.胎儿因素
早产: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尤其是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较差。在分娩过程中或出生后容易出现血氧供应不稳定的情况。例如,有研究表明,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风险明显高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的脑血管对血压和血氧变化的耐受性更低,当出现宫内窘迫或分娩时的缺氧事件时,更容易导致脑部的缺血缺氧损伤。
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这类胎儿在宫内的营养供应相对不足,身体各器官包括脑部的发育可能受到影响,使得脑部对缺氧的耐受能力降低。在分娩过程中,一旦遇到缺氧情况,就更容易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2.胎盘因素
胎盘早剥:胎盘早剥会导致胎儿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引起胎儿急性缺氧。胎盘是胎儿获取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胎盘早剥使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物质交换受阻,从而引发脑部的缺血缺氧性损伤。例如,胎盘早剥面积较大时,胎儿在短时间内就会面临严重的缺氧状况,进而增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风险。
胎盘功能不全:如胎盘老化、胎盘血管病变等情况,会影响胎盘的气体交换和营养物质的传输功能。长期的胎盘功能不全使得胎儿在宫内处于慢性缺氧状态,逐渐影响脑部的正常发育和功能,增加了出生后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可能性。
3.脐带因素
脐带脱垂:脐带脱垂时,脐带被压迫在胎儿先露部与骨盆之间,导致脐带血流中断。这会使胎儿在短时间内得不到氧气供应,迅速出现缺血缺氧的情况,极易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例如,在胎膜早破的情况下,如果发生脐带脱垂,如不及时处理,胎儿很快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并且脑部会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
脐带绕颈:虽然大多数脐带绕颈的胎儿不一定会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但当脐带绕颈过紧时,会影响脐带的血流,导致胎儿局部或全身的血氧供应减少。尤其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下降时,绕颈的脐带进一步压迫,会加重缺氧状况,增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风险。一般来说,脐带绕颈周数越多、缠绕过紧,风险越高。
二、出生后因素
1.呼吸障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导致患儿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肺部气体交换功能障碍使得血氧含量降低,脑部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研究显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中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比例较高,这是因为长期的低氧状态会逐渐损伤脑部组织。
严重的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会影响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导致机体缺氧。例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肺部后,炎症反应会使肺部的气体交换面积减少,氧气摄入不足,进而引起脑部缺血缺氧。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儿,由于其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更容易受到肺部感染的影响而发生缺血缺氧性脑病。
2.循环系统障碍
严重的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减少,脑部的血液灌注也会相应减少。脑部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就会发生缺血缺氧。例如,某些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如果病情严重发展到心力衰竭阶段,就容易出现脑部的缺血缺氧性损伤,进而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休克:休克时全身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脑部的血液灌注不足。无论是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还是其他类型的休克,都会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在休克发生的早期,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脑部的缺血缺氧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引发缺血缺氧性脑病。
3.其他因素
严重的贫血:血红蛋白是携带氧气的重要载体,严重贫血时血液携带氧气的能力大幅下降,导致脑部缺氧。例如,新生儿溶血病等疾病可引起严重贫血,使得脑部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供应,从而增加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风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严重贫血的原因可能不同,如儿童可能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等导致贫血,而成年人可能因外伤、出血性疾病等引起严重贫血,但都会对脑部造成缺血缺氧的影响。
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或毒物进入体内,可能会影响脑部的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例如,一氧化碳中毒时,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导致脑部迅速缺氧。不同年龄人群接触药物或毒物的途径不同,儿童可能因误服药物等原因中毒,成年人可能因职业暴露、意外接触等原因中毒,但都会引发脑部的缺血缺氧性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