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全身症状,不同类型脑梗死有特殊表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语言、感觉功能障碍;全身症状有头痛、头晕、意识障碍;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有颈部血管杂音、缓慢进展神经功能缺损;心源性脑栓塞型脑梗死有心脏相关表现、起病急骤;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有腔隙性梗死特殊表现,如不同局限症状,且各类型与相应人群因素相关。
一、脑梗死的常见症状
(一)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1.运动功能障碍
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患者可能出现持物掉落、行走时一侧下肢无力拖曳等情况。例如,大脑半球梗死影响对侧运动传导通路时,会导致对侧肢体运动功能异常。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由于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且恢复相对较慢。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血管病变基础使得脑梗死导致运动障碍的风险更高。
面部肌肉瘫痪,表现为口角歪斜,患者可能无法正常皱眉、闭眼等。这是因为脑梗死累及了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传导区域,影响了面部肌肉的正常运动控制。
2.语言功能障碍
运动性失语,患者能够理解他人话语,但自己无法表达,只能发出简单音节或词语。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如布洛卡区)受损,影响了语言的表达功能。在一些长期吸烟、酗酒的生活方式人群中,脑血管病变风险增加,更容易出现语言功能障碍相关的脑梗死。
感觉性失语,患者不能理解他人言语含义,但自己可以流利说话,不过言语内容往往是杂乱无章的。这是因为大脑语言中枢的感觉性语言区(如韦尼克区)受损,导致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出现障碍。
3.感觉功能障碍
偏身感觉减退,患者对侧身体的痛觉、温度觉、触觉等感觉减退。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不到对侧肢体的疼痛刺激,或者对温度的感知不灵敏。这是由于脑梗死累及了感觉传导通路,影响了感觉信号的传递和处理。对于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生理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血管状态,增加脑梗死导致感觉功能障碍的风险。
(二)全身症状
1.头痛
部分脑梗死患者会出现头痛症状,可能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导致颅内压变化或血管牵拉等因素引起。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表现为轻度胀痛,有的则可能较为剧烈。在患有脑动脉硬化、长期高血压未良好控制的人群中,脑梗死合并头痛的概率相对较高,因为血管病变基础使得颅内血管调节功能异常,更容易出现头痛等症状。
2.头晕
患者会感到头晕目眩,可能伴有平衡失调。这是因为脑梗死影响了脑部的平衡调节中枢及相关供血,导致患者的平衡感和空间定向能力受到影响。老年人由于自身平衡调节功能下降,发生脑梗死时更容易出现头晕等症状,且头晕可能会增加跌倒等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需要特别关注。
3.意识障碍
严重的脑梗死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面积脑梗死或脑干梗死等情况,导致脑部重要功能区受损严重,影响了意识的维持和调节。对于有基础心血管疾病、长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脑梗死发生意识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这些因素都可能进一步加重脑部的缺血缺氧状态,导致病情恶化出现意识障碍。
二、不同类型脑梗死的特殊症状表现
(一)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
1.颈部血管杂音
部分患者可能在颈部听到血管杂音,这是由于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血流通过时产生湍流而引起。在有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增加,进而更容易出现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及相应的颈部血管杂音表现。
2.缓慢进展的神经功能缺损
症状可能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进展,如肢体无力、感觉障碍等症状逐渐加重。这是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脑部缺血也是逐步加重的,所以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会慢慢显现并加重。对于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高血糖状态会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使得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症状进展可能更快,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并积极控制。
(二)心源性脑栓塞型脑梗死
1.心脏相关表现
患者可能有心脏病史,如心房颤动等。心房颤动时,心房内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血流进入脑部血管导致脑栓塞。在有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等心脏基础疾病的人群中,心源性脑栓塞的发生风险较高。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心房内容易形成附壁血栓,当血栓脱落时就可能引发脑栓塞,出现相应的脑梗死症状。
2.起病急骤
症状多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病情进展迅速。这是因为栓子突然堵塞脑部血管,导致脑部缺血区域较大且迅速,所以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很快显现。对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由于心脏功能相对较弱,血栓形成和脱落的风险更高,脑栓塞起病急骤的特点更为明显,需要及时就医进行急救处理。
(三)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
1.腔隙性梗死的特殊表现
可能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等相对局限的症状。例如纯运动性轻偏瘫表现为一侧面部和上下肢无力,但不伴感觉障碍等其他明显症状;纯感觉性卒中则主要是偏身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在长期高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中,小动脉玻璃样变等病变发生率高,更容易发生小动脉闭塞型脑梗死,出现这些相对局限的特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