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与食道癌在症状表现、发病原因、检查诊断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存在差异,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也有不同特点。咽炎分急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引起,慢性与局部、全身因素相关,检查有体格检查等,治疗分对症及去除病因等;食道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有进行性吞咽困难等,检查有内镜、影像学等,治疗有手术、放化疗等,特殊人群需结合自身情况调整治疗。
一、症状表现方面
咽炎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觉咽部干燥、灼热,随后疼痛,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如感染严重,可出现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四肢酸痛等。局部检查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腭弓、悬雍垂水肿,咽后壁淋巴滤泡和侧索红肿,表面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
慢性咽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痒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有时融合成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
食道癌
早期症状不明显,偶有吞咽食物哽噎感、胸骨后烧灼样、针刺样或牵拉摩擦样疼痛,食物通过缓慢,并有停滞感或异物感,症状时轻时重,进展缓慢。
中晚期症状主要是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半流质,最后水和唾液也不能咽下,还可伴有胸痛、背部痛、消瘦、乏力等症状。若癌肿侵犯喉返神经,可出现声音嘶哑;侵犯气管、支气管,可形成食管-气管瘘或食管-支气管瘘,出现吞咽水或食物时剧烈呛咳,并发生呼吸系统感染;癌肿压迫颈交感神经节,可产生Horner综合征;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状态。
二、发病原因方面
咽炎
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所致,常见的细菌有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另外,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等刺激、吸烟过度等因素可降低人体抵抗力,易诱发急性咽炎。
慢性咽炎:局部因素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及鼻窦慢性炎症、扁桃体炎、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等长期刺激咽部;全身因素如贫血、消化不良、下呼吸道慢性炎症、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功能紊乱、维生素缺乏及免疫功能低下等均可引发慢性咽炎。
食道癌
饮食因素:长期进食过热、过硬、过于粗糙以及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滚烫的茶、烙饼等,长期大量饮酒等,可损伤食管黏膜,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诱发细胞恶变。另外,长期进食含亚硝胺类较多的食物(如腌制、烟熏食品),亚硝胺在体内可转化为致癌物,增加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遗传因素:食道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对食道癌的易感性增加。例如,有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与食道癌的发病相关,家族中有食道癌患者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
食管慢性炎症:如反流性食管炎长期不愈,食管黏膜在反复炎症刺激下,可能发生异型增生,进而发展为食道癌。
其他因素: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长期接触石棉、镍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等;食管的其他病变,如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也可能增加食道癌的发病几率。
三、检查诊断方面
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会观察咽部黏膜的颜色、是否有充血、肿胀、淋巴滤泡增生等情况,有时会用压舌板检查咽后壁、腭弓等部位。
实验室检查:对于急性咽炎,若考虑细菌感染,可能会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
内镜检查:一般不需要常规进行内镜检查,但若症状不典型或怀疑有其他病变时,可能会用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但咽炎通过这些检查主要是观察咽部黏膜的大体情况。
食道癌
内镜检查:是诊断食道癌的重要手段,可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等,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内镜下可见食管黏膜粗糙、糜烂、斑块、肿块等病变。
影像学检查
X线钡餐检查:早期食道癌X线表现为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小的充盈缺损,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中晚期则表现为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等。
CT检查: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与邻近纵隔器官的关系,有助于判断食道癌是否有外侵及周围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对分期有一定帮助。
磁共振成像(MRI):对食道癌的诊断价值与CT相似,但在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方面可能有一定优势。
四、治疗原则方面
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休息,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溶液等),症状较重者可酌情使用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引起的,可选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治疗鼻腔及鼻窦疾病等。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含片(如碘喉片、薄荷喉片等)、咽部涂抹药物(如硝酸银等)等。一般不主张使用抗生素治疗,除非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
食道癌
手术治疗:是治疗食道癌的主要方法,早期食道癌通过手术有可能达到根治的目的,中晚期食道癌若有手术指征,也应争取手术切除,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也可用于不能手术的患者,缓解症状,如改善吞咽困难等。
化学治疗:多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可用于术前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切除率;也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以及晚期食道癌的姑息治疗,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五、特殊人群情况
儿童咽炎
儿童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可能相对成人更明显,如发热较高,需密切观察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在治疗上,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体温超过38.5℃且精神状态不佳时,可适当使用退热药物,但需选择儿童适用的剂型。慢性咽炎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若发生,需注意排查是否有鼻腔、扁桃体等局部因素,同时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保证维生素等的摄入。
老年咽炎与食道癌
老年咽炎:老年人体质较弱,咽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在治疗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老年患者的营养支持,因为咽部不适可能影响进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需保证足够的营养供给。
老年食道癌: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权衡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的利弊。例如,手术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心肺功能等;放疗、化疗时要注意药物对老年人肝肾功能及骨髓抑制等方面的影响,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