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的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
1.腹痛
机械性肠梗阻表现为阵发性绞痛,疼痛多在腹中部,也可偏于梗阻所在部位。腹痛发作时可伴有肠鸣,自觉有“气块”在腹中窜动,并受阻于某一部位。
2.呕吐
梗阻部位越高,呕吐出现越早、越频繁。高位肠梗阻时呕吐频繁,吐出物主要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较晚,吐出物可呈粪样。
3.腹胀
一般出现较晚,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高位肠梗阻腹胀不明显,但有时可见胃型;低位肠梗阻及麻痹性肠梗阻腹胀显著,遍及全腹。
4.停止排气排便
完全性肠梗阻发生后,患者多不再排气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肠内尚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自行或在灌肠后排出,不能因此而否定肠梗阻的存在。
肠梗阻的治疗包括胃肠减压、手术治疗等。
1.胃肠减压
通过插入胃管,吸出胃肠道内的气体和液体,可减轻腹胀,降低肠腔内压力,减少肠腔内的细菌和毒素,改善肠壁血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病变和全身情况。
2.手术治疗
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及先天性肠道畸形引起的肠梗阻,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手术方式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开取除异物、肠扭转复位术、肠切除肠吻合术、短路手术、肠造口或肠外置术等。
此外,有腹部手术史者发生肠梗阻多为粘连性肠梗阻,治疗时要谨慎评估非手术治疗的效果和手术的必要性。再次手术可能会增加粘连的程度,导致肠梗阻复发,因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